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怀古绝句·梅花观怀古

作者:曹雪芹

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蝉娟?
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注释
  (1)梅花观:明代汤显祖戏曲《牡丹亭》中写杜丽娘抑郁成疾,死葬梅花观后面梅树之下,柳梦梅旅居该观,与杜丽娘鬼魂相聚,并受托将她躯体救活。后来二人结为夫妻。
  (2)“不在”句:杜丽娘死前曾自画肖像,并在画上题诗一首:“近睹分明似俨然,远观自在若飞仙。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末句中隐柳梦梅名字。
  (3)个中:此中。拾画婵娟:指柳梦梅在观中拾得杜丽娘的自画像。婵娟,美好的样子,多形容女子。
  (4)“团圆”二句:不要去回想春香来到而得团圆的情景,自别离以来,西风又起,又过去一年了。春香,杜丽娘的婢女。剧中柳梦梅在外怀念杜丽娘,有“砧声又报一年秋”等语。

赏析
  《怀古绝句》是《红楼梦》中薛宝琴所作,共有十首,《怀古绝句·梅花观怀古》就是其中之一。薛宝琴常夸自己从小跟随父亲行商,足迹广,见闻多,这是可信的,但十首诗中所写的地方却并不都是她所亲历过的。薛宝琴对自己幼年经历的夸耀和这些怀古诗的总的情调比较低沉是一致的,都曲折地反映出她原先的家庭已经每况愈下了,否则她不会前来投靠贾府。不过,她写诗时所过的总还是贵族小姐的奢华生活,她真正悲哀的日子将随着四大家族的没落而到来,那时候她还会再一次走得远远的,而且将以十分感伤的心情来回忆大观园的生活。
  这首《怀古绝句·梅花观怀古》在小说中的寓意实际上是说林黛玉的。杜丽娘受传统礼教约束,婚姻不自由,抑郁而死,在这一点上与林黛玉很像。小说中林黛玉还常常有意无意地引用杜丽娘的唱词,可见两心是相通的。但“画蝉娟”在这里却是脂砚斋评语所说的“画中爱宠”的意思,亦即成了“镜中花”、“水中月”的意思,说贾宝玉的愿望终于成了“画饼”。林黛玉不能像杜丽娘那样死而复生,所以诗的第三句用否定语气说不能“团圆”。林黛玉死于何时,脂砚斋评语虽无明文,但《葬花吟》中已经作过“谶语”:“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同时,春天又是贾宝玉、林黛玉曾经以为可以实现美好理想的时节,所谓“三月香巢初垒成”就是这个意思。但后来“人去梁空巢已倾”,理想全破灭了。所以“团圆莫忆春香到”句还可能包含这些双关意在。脂砚斋评语还说后来潇湘馆“落叶萧萧,寒烟漠漠”,如果这是贾宝玉“对境悼颦儿”时所见的景象,那就恰好与诗的末句相符合了。
  《怀古绝句》不是真正的咏史诗,也不是纯粹为了发思古之幽情而制的春灯谜。它对历史人物、事件的某些鉴赏,并不一定代表作者或小说人物的历史观。

曹雪芹

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166篇诗文 ► 883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集灵台·其二

张祜 张祜〔唐代〕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梅花

王安石 王安石〔宋代〕

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
唯有春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归来。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中秋夜

李峤 李峤〔唐代〕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