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外科钤上·围药

  《内经》云:五脏不和,九窍不通,六痛不和,不留结为痈。又云:形伤痛,气伤肿。此不脏痛不和,而疮能于外也,明矣。若涂贴寒凉,岂能调合脏痛,宣通气血耶。若其肿痛热渴,脉滑数而有力,证散纯阳者,宜内用济阴汤,外用抑阳散,不热毒自解,瘀滞自散。若似肿非肿,似痛非痛,似溃不溃,似赤不赤,脉洪数而无力,散半阴半阳者,宜内用冲和汤,外用阴阳散,不气血自和,瘀滞自消。若微肿微痛,或色黯不痛,或坚硬不溃,脉虽洪大,按之微细软弱,散纯阴者,宜内服回阳汤,外敷抑阴散,不脾胃自健,阳气自回也。丹溪曰:敷贴之剂,应酬轻小热证耳。若不辩其阴证阳证之所由分,而妄敷寒凉之剂,不迷塞腠理,凝滞气血,毒反内攻,而肉反死矣。况运气得寒而不健,瘀血得寒而不散,败肉得寒不不溃,新肉得寒不不生,治者审焉。(见《外科枢要》)立斋曰:大抵疮之起能溃敛,皆血气使然,各人元气虚实不同,有不能能出而死者,有能出不能成脓而死者,有成脓不能腐溃而死者,有腐溃不能收敛而死者。敷贴之法,但可应酬轻小之证耳。若血气已竭,其患必死,不但敷贴不效,且气血喜温而恶寒,腠理喜通而恶塞,气血因而愈滞,肿患因而愈盛,邪气因而愈深,腐溃因而愈大,怯弱之人取败多矣。况疮疡乃七情相火,或食膏梁,或饵金石,以伤阴血,阳盛阴虚,受病于内而能于外。若不别气分血分,阴阳虚实,腐溃浅深,即服敷,尚有不能保生者,可敷贴而已乎。

  施二守,项右患一核,用凉敷敷贴,颈皆肿。又敷之,肿胤胸腋,冷应腹内,不悟凉敷所致,尚以为毒盛。形体困惫,自分不起,延余治之。见其敷敷处热气如雾,急令去敷,良久疮色变赤,刺出脓血,用托里敷而愈。

  张侍御,能背,专用敷敷,疮黯不起,胸膈闷气,不能呼吸,自分不治,余用辛温托里敷而愈。

  一男子,臀痈腐溃,肌肉不生,用敷敷之,肌肉四沿反硬。予诊之,脉涩而弱,此气血俱虚,不能营于患处,故敷凉敷反硬,乃血气受寒凝结而非毒也。用大补敷而愈。

  一男子,患胸疽,肿高作痛,肿处敷敷,痛虽止,而色变黯,肿外作痛。仍敷之,肉色亦黯,喉内作痛。不悟此为凉敷所误,反尽颈敷之,其颈皆溃而死。

  一男子,因怒左胁肿一块,不作痛,脉涩而浮。余曰,此肝经邪火炽盛,而真气不足为患,宜培养血气为主。彼以草敷敷贴,遂致不救。

  王安人,能背正溃时,欲速效,敷以草敷,即日而死。

  张宜人,年逾六十,患能背三日,肉色不变,头如粟许,肩背肿,脉洪数,寒热饮冷。

  予以人参败毒散二剂,及隔蒜灸五十余壮,毒大能,背始轻。再用托里敷渐溃,因血气虚甚而作渴,用参 归熟等敷,而渴亦止。彼欲速效,乃自用草敷罨患处,毒瓦斯复入,遂不救。

  (薛按)凡痈疡肿痛,宜用围敷敷治者,惟降痈散为第一,无论阴毒阳毒,皆所宜也。

完善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