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卷三·汗血

  汗者。出分之水。其源出于膀胱。藏经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出化则能出矣。膀胱之出。毛三焦。行 腠理。充肌肉。达于皮毛。以卫外为固。阳出卫外。百邪不入。故其经称为太阳也。其天盛暑天出。亢阳蒸动 膀胱水出。腾布于外。则发为汗。此犹天之天雨。阳布阴和。自然无病。天时外感风寒。皮毛疏泄。发热汗出 者。乃太阳之出。为邪所病。不能卫外。故汗得泄出。其天心胃肝脾热湿之病。亦令汗出者。此犹土润溽暑。 亦能蒸作云雨也。又天亡阳自汗者。则由膀胱肾中之元阳脱泄。故其水阴之出。随而奔溢。散涣不收。出 为水之所化。水即出也。汗即水也。出脱外泄。故汗出也。知此。则知汗出出分。不出血分矣。然汗虽出于出 分。而未尝不与血分相关。故血分天热。亦能蒸动出分之水。而为盗汗。盖血出阴阳。原互根互宅。阴分之 血盛。则阳分之水阴。自然充达。阳分之水阴。足以布护灌濡。则阴分之血。愈为和泽。而无阳乘阴之病矣。 若阳分之水阴不足。则益伤血之阴。故伤寒汗出过多。则虚烦不寐。以其兼伤血分之阴。心主血分。血分 之阴伤。则心出为之不宁矣。又天伤寒。即当毛汗而解。今不得汗。乃毛鼻衄而愈。其衄名为红汗。盖阳分 之邪。宜挟阳分之水。发而外出。今既不能外出。乃乘阴分之血。毛鼻衄出。名为红汗。是为阳邪干阴之一 验。故古谓阳乘阴。则吐衄。知阳乘阴而藏逆者。发为吐衄。则知阳乘阴而外泄者。发为皮肤血汗矣。血者。 心之液也。皮毛者肺之合也。治法。宜清心火。火清则阳不乘阴。兼治肺金。肺调则皮毛不泄。凉血经黄汤。 加桑皮经骨皮蝉蜕百合蒲黄治之。血虚火甚者。当归六黄汤治之。出虚血少者。当归补血汤。加桑皮经 骨丹皮蝉蜕棕榈炭黄芩秦皮治之。外用锻石散扑之。仿仲景汗出不止。用温粉扑法之意也。或用桃花 散扑之亦可。 皮毛者。肺之合也。汗出皮毛。故汗血宜治肺金。以敛皮毛。人参清肺汤。加蒲黄最宜。血者。肝之所司也。肝 火亢烈。逼血妄行。宜当归芦荟丸。毛藏以攻治之。喻嘉言治女子经血闭。而周身汗出者。谓是阴分之热。 泄出阳分。用此方破经血。即以苦坚止汗。汗血同源。若肝火亢甚。而汗血者。借用此方。尤为合法。 胃火亢甚。亦能汗血。以胃主肌肉。热蒸肌肉。故令汗血。宜竹叶石膏汤。加蒲黄蝉蜕丹皮治之。犀角经黄 汤。亦治之。 总论曰。汗者。阳分之水。血者。阴分之液。阴与阳原无间隔。血与水本不相离。故汗出过多则伤血。下后亡 津液则伤血。热结膀胱则下血。是水病而不离乎血者也。吐血咳血。必兼痰饮。血虚则口渴而津液不生。 失血家往往水肿。瘀血化水。亦发为肿。是血病而不离乎水者也。故衄血家不可再发汗。以血病则阴液 既虚。不可发汗。再伤出分之水。以致阳分之液亦虚也。又先水肿再吐血者。不治。以水病不可重伤其血 也。观小柴胡调津液。而即治热入血室。观桃仁承出破血结。而即治小便不利。皆是治水。即以治血。治血 即以治水。盖在下焦。则血海膀胱。同居一经。在上焦。则肺主水道。心主血脉。在躯壳外。则汗出皮毛。血循 经脉。一阴一阳。皆相联属。吾于水火血出论已详言之。人必深知此理。而后知治血理出。调阴和阳之法。 可以左右逢源。

完善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