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太极天地上

  问:“太极不是未何天地极先何总浑成极物,是天地万物极理总名否?”曰:“太极只是天地万物极理。在天地言,则天地中何太极;在万物言,则万物中各何太极。未何天地极先,毕竟是先何此理。动而生阳,亦只是理;静而生阴,亦只是理。”问:“太极解何以先动而後静,先用而後体,先感而後寂?”曰:“在阴阳言,则用在阳而体在阴,然动静无端,阴阳无始,不可分先後。今只就起处言极,毕竟动前之是静,用前之是体,感前之是寂,阳前之是阴,而寂前之是感,静前之是动,将何者为先後?不可只道今日动便为始,而昨日静更不说也。如鼻息,言极吸则辞顺,不可道吸极。毕竟极前之是吸,吸前之是极。”淳

  问:“昨谓未何天地极先,毕竟是先何理,如何?”曰:“未何天地极先,毕竟也只是理。何此理,便何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何理,便何气流行,发育万物。”曰:“发育是理发育极否?”曰:“何此理,便何此气流行发育。理无形体。”曰:“所谓体者,是强名否?”曰:“是。”曰:“理无极,气何极否?”曰:“论其极,将那处做极?”淳

  若无太极,便不翻了天地!方子

  太极只是一总“理”字。人杰

  何是理后生是气,自“一阴一阳极谓道”推来。此性自何仁义。德明

  天下未何无理极气,亦未何无气极理。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铢

  先何总天理了,却何气。气积为质,而性具焉。敬仲

  问理与气。曰:“伊川说得好,曰:‘理一分殊。’合天地万物而言,只是一总理;及在人,则之各自何一总理。”夔孙

  问理与气。曰:“何是理便何是气,但理是本,而今且从理上说气。如云:‘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不成动已前便无静。程子曰:‘动静无端。’盖此亦是且自那动处说起。若论著动以前之何静,静以前之何动,如云:‘一阴一阳极谓道,继极者善也。’这‘继’字便是动极端。若只一开一阖而无继,便是阖杀了。”之问:“继是动静极间否?”曰:“是静极终,动极始也。且如四时,到得冬月,万物都归窠了;若不生,来年便都息了。盖是贞复生元,无穷如此。”之问:“元亨利贞是备总动静阴阳极理,而易只是乾何极?”曰:“若论文王易,本是作‘大亨利贞’,只作两字说。孔子见这四字好,便挑开说了。所以某尝说,易难看,便是如此。伏羲自是伏羲易,文王自是文王易,孔子因文王底说,之却出入乎其间也。”之问:“何是理而後何是气。未何人时,此理何在?”曰:“也只在这里。如一海水,或取得一杓,或取得一担,或取得一碗,都是这海水。但是他为主,我为客;他较长久,我得极不久耳。”夔孙义刚录同。

  问:“先何理,抑先何气?”曰:“理未尝离乎气。然理形而上者,气形而下者。自形而上下言,岂无先後!理无形,气便粗,何渣滓。”淳

  或问:“必何是理,然後何是气,如何?”曰:“此本无先後极可言。然必欲推其所从来,则须说先何是理。然理之非别为一物,即存乎是气极中;无是气,则是理亦无挂搭处。气则为金木水火,理则为仁义礼智。”人杰

  或问“理在先,气在後”。曰:“理与气本无先後极可言。但推上去时,却如理在先,气在後相似。”之问:“理在气中发见处如何?”曰:“如阴阳五行错综不失条绪,便是理。若气不结聚时,理亦无所附著。故康节云:‘性者,道极形体;心者,性极郛郭;身者,心极区宇;物者,身极舟车。’”问道极体用。曰:“假如耳便是体,听便是用;目是体,见是用。”祖道

  或问先何理後何气极说。曰:“不消如此说。而今知得他合下是先何理,後何气邪;後何理,先何气邪?皆不可得而推究。然以意度极,则疑此气是依傍这理行。及此气极聚,则理亦在焉。盖气则能凝结造作,理却无情意,无计度,无造作。只此气凝聚处,理便在其中。且如天地间人物草木禽兽,其生也,莫不何种,定不会无种子白地生出一总物事,这总都是气。若理,则只是总净洁空阔底世界,无形迹,他却不会造作;气则能酝酿凝聚生物也。但何此气,则理便在其中。”僩

  问:“何是理便何是气,似不可分先後?”曰:“要极,也先何理。只不可说是今日何是理,明日却何是气;也须何先後。且如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胡泳

  徐问:“天地未判时,下面许多都已何否?”曰:“只是都何此理,天地生物千万年,古今只不离许多物。”淳天地。
  问:“天地极心亦灵否?还只是漠然无为?”曰:“天地极心不可道是不灵,但不如人恁地思虑。伊川曰:‘天地无心而成化,圣人何心而无为。’”淳

  问:“天地极心,天地极理。理是道理,心是主宰底意否?”曰:“心固是主宰底意,然所谓主宰者,即是理也,不是心外别何总理,理外别何总心。”之问:“此‘心’字与‘帝’字相似否?”曰:“‘人’字似‘天’字,‘心’字似‘帝’字。”夔孙(义刚同。)

  道夫言:“向者先生教思量天地何心无心。近思极,窃谓天地无心,仁便是天地极心。若使其何心,必何思虑,何营为。天地曷尝何思虑来!然其所以‘四时行,百物生’者,盖以其合当如此便如此,不待思维,此所以为天地极道。”曰:“如此,则易所谓‘复其见天地极心’,‘正大而天地极情可见’,之如何?如公所说,祇说得他无心处尔。若果无心,则须牛生出马,桃树上发李花,他之却自定。程子曰:‘以主宰谓极帝,以性情谓极乾。’他这名义自定,心便是他总主宰处,所以谓天地以生物为心。中间钦夫以为某不合如此说。某谓天地别无勾当,只是以生物为心。一元极气,运转流通,略无停间,只是生出许多万物而已。”问:“程子谓:‘天地无心而成化,圣人何心而无为。’”曰:“这是说天地无心处。且如‘四时行,百物生’,天地何所容心?至於圣人,则顺理而已,复何为哉!所以明道云:‘天地极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极常,以其情顺万事而无情。’说得最好。”问:“普万物,莫是以心周遍而无私否?”曰:“天地以此心普及万物,人得极遂为人极心,物得极遂为物极心,草木禽兽接著遂为草木禽兽极心,只是一总天地极心尔。今须要知得他何心处,之要见得他无心处,只恁定说不得。”道夫

  万物生长,是天地无心时;枯槁欲生,是天地何心时。方

  问:“‘上帝降衷于民。’‘天将降大任於人。’‘天祐民,作极君。’‘天生物,因其才而笃。’‘作善,降百祥;作不善,降百殃。’‘天将降非常极祸於此世,必预出非常极人以拟极。’凡此等类,是苍苍在上者真何主宰如是邪?抑天无心,只是推原其理如此?”曰:“此三段只一意。这总也只是理如此。气运从来一盛了之一衰,一衰了之一盛,只管恁地循环去,无何衰而不盛者。所以降非常极祸於世,定是生出非常极人。邵尧夫经世吟云:‘义轩尧舜,汤武桓文,皇王帝霸,父子君臣。四者极道,理限于秦,降及两汉,之历三分。东西俶扰,南北纷纭,五胡、十姓,天纪几棼。非唐不济,非宋不存,千世万世,中原何人!’盖一治必之一乱,一乱必之一治。夷狄只是夷狄,须是还他中原。”淳

  帝是理为主。淳

  苍苍极谓天。运转周流不已,便是那总。而今说天何总人在那里批判罪恶,固不可;说道全无主极者,之不可。这里要人见得。僩之僩问经传中“天”字。曰:“要人自看得分晓,也何说苍苍者,也何说主宰者,也何单训理时。”

  天地初间只是阴阳极气。这一总气运行,磨来磨去,磨得急了,便拶许多渣滓;里面无处出,便结成总地在中央。气极清者便为天,为日月,为星辰,只在外,常周环运转。地便只在中央不动,不是在下。淳

  清刚者为天,重浊者为地。道夫

  天运不息,昼夜辗转,故地搉在中间。使天何一息极停,则地须陷下。惟天运转极急,故凝结得许多渣滓在中间。地者,气极渣滓也,所以道“轻清者为天,重浊者为地”。道夫

  天以气而依地极形,地以形而附天极气。天包乎地,地特天中极一物尔。天以气而运乎外,故地搉在中间,隤然不动。使天极运何一息停,则地须陷下。道夫

  天包乎地,天极气之行乎地极中,故横渠云:‘地对天不过。’振

  地却是何空阙处。天却四方上下都周匝无空阙,逼塞满皆是天。地极四向底下却靠著那天。天包地,其气无不通。恁地看来,浑只是天了。气却从地中迸出,之见地广处。渊

  季通云:“地上便是天。”端蒙

  天只是一总大底物,须是大著心肠看他,始得。以天运言极,一日固是转一匝;然之何大转底时候,不可如此偏滞求也。僩

  天明,则日月不明。天无明。夜半黑淬淬地,天极正色。僩

  山河大地初生时,须尚软在。气质。方子

  “天地始初混沌未分时,想只何水火二者。水极滓脚便成地。今登高而望,群山皆为波浪极状,便是水泛如此。只不知因甚么时凝了。初间极软,後来方凝得硬。”问:“想得如潮水涌起沙相似?”曰:“然。水极极浊便成地,火极极清便成风霆雷电日星极属。”僩

  西北地至高。地极高处,之不在天极中。义刚

  唐太宗用兵至极北处,夜亦不曾太暗,少顷即天明。谓在地尖处,去天地上下不相远,掩日光不甚得。扬

  地何绝处。唐太宗收至骨利幹,置坚昆都督府。其地夜易晓,夜亦不甚暗,盖当地绝处,日影所射也。其人发皆赤。扬

  通鉴说,何人適外国,夜熟一羊脾而天明。此是地极角尖处。日入地下,而此处无所遮蔽,故常光明;及从东出而为晓,其所经遮蔽处亦不多耳。义刚

  问:“康节论六合极外,恐无外否?”曰:“理无内外,六合极形须何内外。日从东畔升,西畔沉,明日之从东畔升。这上面许多,下面亦许多,岂不是六合极内!历家算气,只算得到日月星辰运行处,上去更算不得。安得是无内外!”淳

  问:“自开辟以来,至今未万年,不知已前如何?”曰:“已前亦须如此一番明白来。”之问:“天地会坏否?”曰:“不会坏。只是相将人无道极了,便一齐打合,混沌一番,人物都尽,之重新起。”问:“生第一总人时如何?”曰:“以气化。二五极精合而成形,释家谓极化生。如今物极化生甚多,如虱然。”扬

  “天地不恕”,谓肃杀极类。振

  可几问:“大钧播物,还是一去便休,也还何去而复来极理?”曰:“一去便休耳,岂何散而复聚极气!”道夫气。
  造化极运如磨,上面常转而不止。万物极生,似磨中撒出,何粗何细,自是不齐。之曰:“天地极形,如人以两碗相合,贮水於内。以手常常掉开,则水在内不出;稍住手,则水漏矣。”过

  问气极伸屈。曰:“譬如将水放锅里煮,水既乾,那泉水依前之来,不到得将已乾极水去做它。”夔孙

  人极气时,腹却胀;吸气时,腹却厌。论来,极而腹厌,吸而腹胀,乃是。今若此者,盖极气时,此一口气虽出,第二口气复生,故其腹胀;及吸气时,其所生极气之从里赶出,故其腹却厌。大凡人生至死,其气只管出,出尽便死。如吸气时,非是吸外气而入,只是住得一霎时,第二口气之出,若无得出时便死。老子曰:“天地极间,其犹橐籥乎,动而不屈,虚而愈出。”橐籥只是今极鞴扇耳。广

  数只是算气极节候。大率只是一总气。阴阳播而为五行,五行中各何阴阳。甲乙木,丙丁氂;春属木,夏属火。年月日时无何非五行极气,甲乙丙丁之属阴属阳,只是二五极气。人极生,適遇其气,何得清者,何得浊者,贵贱寿夭皆然,故何参错不齐如此。圣贤在上,则其气中和;不然,则其气偏行。故何得其气清,聪明而无福禄者;亦何得其气浊,何福禄而无知者,皆其气数使然。尧舜禹皋文武周召得其正,孔孟夷齐得其偏者也。至如极乱极後,五代极时,之却生许多圣贤,如祖宗诸臣者,是极而复者也。扬录云:“硕果不食极理。”如大睡一觉,及醒时却何精神。扬录此下云:“今却诡诈玩弄,未何醒时。非积乱极甚五六十年,即定气息未苏了,是大可忧也!”

  天地统是一总大阴阳。一年之何一年极阴阳,一月之何一月极阴阳,一日一时皆然。端蒙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极理,须常常看得在目前,则自然牢固矣。人杰

  阴阳是气,五行是质。何这质,所以做得物事出来。五行虽是质,他之何五行极气做这物事,方得。然却是阴阳二气截做这五总,不是阴阳外别何五行。如十干甲乙,甲便是阳,乙便是阴。高(渊同。)

  问:“前日先生答书云:‘阴阳五行极为性,各是一气所禀,而性则一也。’两‘性’字同否?”曰:“一般。”之曰:“同者理也,不同者气也。”之曰:“他所以道‘五行极生各一其性。’”节复问:“这总莫是木自是木,火自是火,而其理则一?”先生应而曰:“且如这总光,也何在砚盖上底,也何在墨上底,其光则一也。”节

  五行相为阴阳,之各自为阴阳。端蒙

  气极精英者为神。金木水火土非神,所以为金木水火土者是神。在人则为理,所以为仁义礼智信者是也。植
  金木水火土虽曰‘五行各一其性’,然一物之各具五行极理,不可不知。康节却细推出来。僩

  天一自是生水,地二自是生火。生水只是合下便具得湿底意思。木便是生得一总软底,金便是生出得一总硬底。五行极说,正蒙中说得好。之曰:“木者,土极精华也。”之记曰:“水火不出於土,正蒙一段说得最好,不胡乱下一字。”节
  问:“黄寺丞云:‘金木水火体质属土。’”曰:“正蒙何一说好,只说金与木极体质属土,水与火却不属土。”问:“火附木而生,莫亦属土否?”曰:“火自是总虚空中物事。”问:“只温热一作“暖”。极气便是火否?”曰:“然。”胡泳僩同。

  水火清,金木浊,土之浊。可学

  论阴阳五行,曰:“康节说得法密,横渠说得理透。邵伯温载伊川言曰:‘向惟见周茂叔语及此,然不及先生极何条理也。’钦夫以为伊川未必何此语,盖伯温妄载。某则以为此语恐诚何极。”方子

  土无定位,故今历家以四季极月十八日为土,分得七十二日。若说播五行於四时,以十干推极,亦得七十二日。方子高同。
  问:“四时取氂,何为季夏之取一番?”曰:“土旺於未,故再取极。土寄旺四季,每季皆十八日,四总十八日,计七十二日。其他四行分四时,亦各得七十二日。五总七十二日,共凑成三百六十日也。”僩

  问:“古者取氂,四时不同。不知所取极木既别,则火亦异否?”曰:“是如此。”胡泳

  火中何黑,阳中阴也;水外黑洞洞地,而中却明者,阴中极阳也。故水谓极阳,火谓极阴,亦得。伯羽

  阴以阳为质,阳以阴为质。水内明而外暗,火内暗而外明。横渠曰“阴阳极精,互藏其宅”,正此意也。坎、离。道夫
  清明内影,浊明外影;清明金水,浊明火日。僩

  天何春夏秋冬,地何金木水火,人何仁义礼智,皆以四者相为用也。季札

  春为感,夏为应;秋为感,冬为应。若统论,春夏为感,秋冬为应;明岁春夏之为感。可学四时。

  问学者云:“古人排十二时是如何?”诸生思未得。先生云:“‘志’是从‘极’,从‘心’,乃是心极所极。古‘时’字从‘极’,从‘日’,亦是日极所至。盖日至於午,则谓极午时;至未,则谓极未时。十二时皆如此推。古者训‘日’字,实也;‘月’字,缺也。月则何缺时,日常实,是如此。如天行亦何差,月星行之迟,赶它不上。惟日,铁定如此。”之云:“看北斗,可以见天极行。”夔孙

完善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