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出自唐代刘皂的《旅次朔方

译文当初为了博取功名图谋出路,千里迢迢渡过桑乾河,而今并州已经成了我的第二家乡。

注释无端:没有缘由,不知为什么。桑干水:即桑干河,源出西北部管涔山,向东北流入河北官厅水库,相传,在每年桑椹成熟时干涸,故有此名。

赏析此句写诗人再渡桑干,回头望着东边愈去愈远的并州之时,意外地涌动着另外一种思乡情绪,写出诗人真实而又微妙的心理感受。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原文

刘皂旅次朔方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离开家乡后客宿在并州这个地方已经有十年,我回归的心日日夜夜在思念着故乡咸阳。
我无奈再一次渡过桑乾河,回过头来望望并州,现在已经成了我的第二家乡。

注释
旅:旅行。次:临时住宿。朔方:古都名,自西汉始建,至唐代,辖区多变,治所不一。桑干河以北,属朔方地区。
舍:居住。并州:即今太原一带。十霜:一年一霜,故称十年为“十霜”。
咸阳:陕西咸阳是作者故乡。
无端:没有缘由,不知为什么。桑乾水:即桑干河,源出西北部管涔山,向东北流入河北官厅水库。相传,在每年桑椹成熟时干涸,故有此名。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关于作者,多数注家认为此贾岛的作品。在许多诗集中,这首诗都归在贾岛名下。刘逸生所著的《唐诗小札》一书,也持这种说法。《元和御览诗集》则认为此诗出于贞元间诗人刘皂之手。张孟麟从此说。刘皂为了博取功名,图谋出路,旅居并州十年,但一事无成,于是便返回家乡。这时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篇。

参考资料:完善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
2、 张孟麟.《渡桑乾》的作者是谁?[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1983(04):63

鉴赏

  在许多诗集中,这首诗都归在贾岛名下,其实是错误的。因为贾岛是范阳(今北京市大兴县)人,不是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人,而在贾岛自己的作品以及有关这位诗人生平的文献中,从无他在并州作客十年的记载。又此诗风格沉郁,与贾诗之以清奇僻苦见长者很不相类。《元和御览诗集》认为它出于贞元间诗人刘皂之手。虽然今天对刘皂的生平也不详知,但元和与贞元时代相接,《元和御览诗集》的记载应当是可信的。因此定其为刘作。

  此诗题目,或作《渡桑乾》,或作《旅次朔方》。前者无须说明,后者却要解释一下。朔方始见《尚书·尧典》,即北方。但同时又是一个地名,始见《诗经。小雅。出车》。西汉置朔方刺史部(当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渡桑干》是一首七言绝句。此写诗人离开家乡后长期客居并州,又北渡桑干河时的感受,表达了其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自身命运无可奈何的惆怅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未用任何渲染之笔着意描写,而是以倾诉的方式直抒胸臆,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刘皂

刘皂

刘皂: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人,贞元间(785—805)在世,身世无可考。《全唐诗》录存其诗五首。► 2篇诗文 ► 8条名句

猜您喜欢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

APP会员免广告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