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行雨梦魂消,飞絮心情乱。

出自宋代毛滂的《生查子·富阳道中

春晚出小城,落日行江岸。人不共潮来,香亦临风散。
花谢小妆残,莺困清歌断。行雨梦魂消,飞絮心情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日薄暮辞富阳,我踏着落日余晖行至富春江畔。钱江潮起,却载不来心上之人;她临风为我祈愿的香烟,早已随风消散。
凋残的花枝,恰似她憔悴的容颜;黄莺慵懒不语,恍若她弦断歌停。一夜雨声淅沥,我辗转难眠;天明风定絮飞,偏又搅得我心烦意乱。

注释
生查子: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尊前集》注:双调。元高拭词注:南吕宫。四十字,上下片格式相同,各两仄韵,上去通押。
富阳:今富阳市,位于杭州西南,富春江下游。
共潮来:心爱的人和潮水一起到来。香:祈祝燃香的轻烟。
花谢小妆残,莺困清歌断:睹物恩人,从而产生设想。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生查子》本为唐代教坊曲名,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与作者《惜分飞·富阳僧舍作别语赠妓琼芳》一脉相承,均是他辞官后途经富阳时所作,字里行间满含羁旅的怅惘与思念之情。

  词的上片以行程起笔,暮春傍晚,词人独自辞别富阳山城,漫步至富春江畔。富阳地处杭州府西南、富春江下游,此时江面雾霭氤氲,斜晖脉脉,萧索黯淡的氛围瞬间牵动起他心底的愁绪,思念之情油然而生。这份怅念凝结于“人不共潮来,香亦临风散”两句:钱塘潮水奔腾而至,却未能将心上人捎来身边;她曾为自己祈愿燃香,那袅袅烟气也早已随风飘散。人难相见,香迹难寻,祈愿成空,音信不通,满心遗恨与痛苦直透纸背。

  下片看似全在写景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据《西湖游览志》载,元祐中((1086年—1094年),苏轼知守钱塘时,毛滂为法曹椽,与歌妓琼芳相爱。三年秩满辞官,于富阳途中写下了这首词。

参考资料:完善

1、 史杰鹏著.宋词三百首正宗:华夏出版社,2014.03:第221页

简析

  《生查子·富阳道中》是一首暮春怀人之作。词的上片写山城春晚,江岸落日,触景生情,抒潮来而人不来的惆怅心情;下片借景思人,抒发纷乱心境,写落花飞絮、莺困歌歇,撩人心绪的情景。全词抒情委婉,细腻含蓄,情景交融、物我双会,抒写了词人仕途失意的悲愤情绪。
毛滂

毛滂

毛滂(1056——?约1124), 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人。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毛滂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528篇诗文 ► 68条名句

猜您喜欢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