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花不语,水空流,年年拚得为花愁。

出自宋代晏几道的《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

译文好花无语,流水无情,年年都为花落春去而伤愁。

注释花愁:花落春去而伤愁。

赏析好花象征着少女的美丽容颜,好花易谢象征着少女的青春易逝,好花无语,流水无情,展示出采莲女子无可奈何的伤感心境。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原文

晏几道 晏几道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

守得莲开结伴游,约开萍叶上边舟。来时浦口云随棹,采罢江边月满楼。
花不语,水空流,年年拚得为花愁。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奈朱颜不耐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等到了莲花盛开,莲蓬成熟的时候,姑娘们相约来到湖中,一起拨开浮萍采莲。来时,旭日初升,浦口水面上如烟的水汽,在长桨四周缭绕。采莲后回到岸上,月光已照满了高楼。
好花无语,流水无情,年年都为花落春去而伤愁。明天万一西风骤然强劲,无奈莲花抵抗不住秋寒,很快就会凋落。

注释
结伴:这里指相约、邀约。
约:拦阻。
兰舟:即木兰舟,船的美称。
花愁:花落春去而伤愁
朱颜:红颜,明指莲花,暗指采莲女自己。

赏析

  这是一首采莲题材的词作。全词不侧重描绘莲花的形态之美或采莲女子的外貌之丽,而是将笔墨集中在采莲环境的清雅之美与采莲女的纯净心灵上。整首词既有着民歌的清新澄澈,又蕴含文人词的隽永含蓄,别有情致且楚楚动人。上片开头两句写道,一群女子为采莲,长久等候莲花绽放;待莲花开满,便结伴前往采摘。湖塘中浮萍密布,她们上船前,需轻轻将浮萍拨开。这两句细致勾勒出姑娘们花开前的耐心等候,以及采莲前轻柔细致的动作。

  “来时浦口云随棹,采罢江边月满楼” 两句,则刻画了她们的采莲过程与所处环境。夏季白天云雾稀少,句中的 “云” 应指清晨的晓雾。这两句描绘出:采莲人抵达浦口时,晓日刚升,尚未散尽的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词当作于晏家家境尚可之时,具体创作年代不得而知。其时,晏几道之父晏殊虽已去世,但其家中境况仍能供其吟风弄月,或认为词中“莲”、“萍”、“云”等字即是其赏慕的歌女之名。

参考资料:完善

1、 李森·精译赏析宋词三百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 王双启·晏几道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7

简析

  《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是一首采莲词。此词上片描写采莲的环境和情状,把景色写得十分幽美;下片写采莲人的心理活动。词中不着重写莲花或采莲女子的外表美,而着重写采莲的环境美和采莲女的心灵美,使得这首词兼具民歌的清新明净和文人词的隽雅含蓄,别具情韵而又楚楚动人。
晏几道

晏几道

晏几道(1038年—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288篇诗文 ► 523条名句

猜您喜欢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