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从抛,莺任老,拼作无情,不为多情恼。
出自清代高鹗的《苏幕遮·送春》
日烘晴,风弄晓,芍药荼醾,是处撄怀抱。倦枕深杯消不了,人惜残春,我道春归好。
絮从抛,莺任老,拼作无情,不为多情恼。日影渐斜人悄悄,凭暖栏杆,目断游丝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阳光晒得晴日暖意融融,早晨微风轻拂,芍药与荼蘼花开得正盛,处处都牵动着人的心怀。纵然靠着枕头酣睡或举杯畅饮,也消解不了这份春绪。旁人都惋惜春日将尽,我却说春天归去也很好。
任凭柳絮纷飞抛落,黄莺渐老声衰,我甘愿装作无情之人,不为多情所扰。日光渐渐西斜,四周寂静无声,我倚着温暖的栏杆远望,直到视线被那悠悠飘荡的蛛丝牵引得越来越远。
注释
萘醾:花名,在春季末夏季初开花,凋谢后即表示花季结束,所以有完结的意思。
撄:触动。
拼作无情,不为多情恼:当是反用苏轼《蝶恋花》的“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袅:柔弱
简析
词的上片先勾勒出一幅春日清晨的温馨图景,再注意到满园盛开的芍药与荼醾,然后直点出词人对残春的不同态度;下片先展现出词人坦然面对生活变迁、时光流逝的心怀,结末描出一幅日影西斜、人迹渐稀的宁静景象。全词写得新颖别致,艳丽多姿而又不落俗套,词人与这即将逝去的春日达成了一种和解。
高鹗
高鹗(1758年—约1815年),字云士,号秋甫,别号兰墅、行一、红楼外史。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出版史、传播史上首个刻印本、全璧本——程高本的两位主要编辑者、整理者、出版者之一,清代汉军镶黄旗内务府人,辽宁铁岭人,自署铁岭高鹗、奉天高鹗,其先世清初即寓居北京。高鹗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中举,乾隆六十年(1795年)进士及第,历官内阁中书、汉军中书、内阁典籍、内阁侍读、江南道监察御史、刑科给事中等职。有《月小山房遗稿》《砚香词·簏存草》等作品传世。► 22篇诗文 ► 31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