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生查子·独游雨岩

译文人在溪边行走溪水映照出人影,蓝天倒映在清清的溪水里。

注释照:映照。

赏析此句写词人在溪边行,从溪水倒影中照出,以见溪水的清澈,溪中倒影不但有人,而且有天,天且在溪底,把清溪之“清”写尽。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原文

辛弃疾 辛弃疾生查子·独游雨岩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人在溪边行走溪水映照出人影,蓝天倒映在清清的溪水里。蓝天上有飘动的白云,人正行走在那飘动的白云里。
我放声高歌,谁来应和?只听空幽的山谷清音响起。那响声不是来自鬼怪神仙,而是桃花旁的流水声悦耳无比。

注释
雨岩:在江西永丰县西南博山附近,岩中有泉水飞出,如风雨之声。
行云:云彩流动。
和(hè):跟着唱。
余:我。
空谷:深谷。《诗经·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
清音:指空谷中潺潺的流水声。《淮南子·兵略训》:“夫景不为曲物直,响不为清音浊。”晋·左思《招隐》:“未必丝与竹,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上片写词人游览雨岩见到的景色。第一句“溪边照影行”,是点题,写游人;第二句“天在清溪底”,写清溪和蓝天;第三句“天上有行云”,写行云;第四句“人在行云里”如同电影中的定格,总写溪、人、云,展示了水底的一个画面。作者在这里所描写的人、天、云都不是实体,而是水中的倒影。清清的溪水,不但是雨岩的优美景色之一,而且也成了词人摄取这张风景小照的胶卷。游人的身影、碧蓝的天空、飘动的浮云,都通过清清的溪水映现出来。“人在行云里”这样神奇美妙的景象,真可谓巧夺天工,不但使描写的景物高度集中,而且意境更为清新活泼,整个画面非常生动,所描写的景物,全部处在变化之中,溪水自然是流动的,游人漫步岸边——“影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辛弃疾罢官之后闲居带湖时期,具体创作年份难以考证。辛弃疾在职期间积极筹措恢复中原大计,遭到主和派的排斥、打击和嫉恨,被朝廷罢职闲居,在此期间创作此词以抒发胸中郁愤。

参考资料:完善

1、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

简析

  此词通过记叙词人独游雨岩的情景,抒发了其遭受打击、闲居乡里的苦闷之感,反映出其内心的不平和对国事的系念。上片写词人游走溪边,观赏水面奇景;下片写山溪清音之空谷回响,与他引吭高歌交相应和。全词即事叙景,寓情于景,构思新颖,剪裁精妙,描绘生动,境界超逸。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838篇诗文 ► 1692条名句

猜您喜欢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关注

古文岛公众号

©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