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推荐
诗文
名句
作者
古籍
我的
APP
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
琼花
)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0.25x
0.5x
0.75x
1.0x
1.25x
1.5x
2.0x
列表循环
随机播放
单曲循环
单曲播放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audio
元素。
徐霞客的名句
类型: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爱国
写雪
思念
爱情
思乡
离别
月亮
梅花
励志
荷花
写雨
友情
感恩
写风
西湖
读书
菊花
长江
黄河
竹子
哲理
泰山
边塞
柳树
写鸟
桃花
老师
母亲
伤感
田园
写云
庐山
山水
星星
荀子
孟子
论语
墨子
老子
史记
中庸
礼记
尚书
晋书
左传
论衡
管子
说苑
列子
国语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韩非子
菜根谭
红楼梦
弟子规
战国策
后汉书
淮南子
商君书
水浒传
西游记
格言联璧
围炉夜话
增广贤文
吕氏春秋
文心雕龙
醒世恒言
警世通言
幼学琼林
小窗幽记
三国演义
贞观政要
作者:
徐霞客
李白
杜甫
苏轼
王维
杜牧
陆游
李煜
元稹
韩愈
岑参
齐己
贾岛
柳永
曹操
李贺
曹植
张籍
孟郊
皎然
许浑
罗隐
贯休
韦庄
屈原
王勃
张祜
王建
晏殊
岳飞
姚合
卢纶
秦观
钱起
朱熹
韩偓
高适
方干
李峤
赵嘏
贺铸
郑谷
郑燮
张说
张炎
白居易
辛弃疾
李清照
刘禹锡
李商隐
陶渊明
孟浩然
柳宗元
王安石
欧阳修
韦应物
温庭筠
刘长卿
王昌龄
杨万里
诸葛亮
范仲淹
陆龟蒙
晏几道
周邦彦
杜荀鹤
吴文英
马致远
皮日休
左丘明
张九龄
权德舆
黄庭坚
司马迁
皇甫冉
卓文君
文天祥
刘辰翁
陈子昂
纳兰性德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形式:
诗文
古籍
谚语
对联
南寨者,少室绝顶,高与太室等,而峰峦峭拔,负九鼎莲花之名。
——
徐霞客《游嵩山日记河南河南府登封县》
俯环其后者为九乳峰,蜿蜒东接太室,其阴则少林寺在焉。
——
徐霞客《游嵩山日记河南河南府登封县》
寺甚整丽,庭中新旧碑森列成行,俱完善。
——
徐霞客《游嵩山日记河南河南府登封县》
夹墀二松,高伟而整,如有尺度。
——
徐霞客《游嵩山日记河南河南府登封县》
少室横峙于前,仰不能见顶,游者如面墙而立,辄谓少室以远胜。
——
徐霞客《游嵩山日记河南河南府登封县》
余昨暮入寺,即问少室道,俱谓雪深道绝,必无往。
——
徐霞客《游嵩山日记河南河南府登封县》
凡登山以晴朗为佳。
——
徐霞客《游嵩山日记河南河南府登封县》
余登太室,云气弥漫,或以为仙灵见拒,不知此山魁梧,正须止露半面。
——
徐霞客《游嵩山日记河南河南府登封县》
若少室工于掩映,虽微云岂宜点滓?
——
徐霞客《游嵩山日记河南河南府登封县》
今则霁甚,适逢其会,乌可阻也!
——
徐霞客《游嵩山日记河南河南府登封县》
乃从寺南渡涧登山,六七里,得二祖庵。
——
徐霞客《游嵩山日记河南河南府登封县》
山至此忽截然土尽而石,石崖下坠成坑。
——
徐霞客《游嵩山日记河南河南府登封县》
坑半有泉,突石飞下,亦以珠帘名之。
——
徐霞客《游嵩山日记河南河南府登封县》
余策杖独前,愈下愈不得路,久之乃达。
——
徐霞客《游嵩山日记河南河南府登封县》
其岩雄拓不如卢岩,而深峭过之。
——
徐霞客《游嵩山日记河南河南府登封县》
岩下深潭泓碧,僵雪四积。
——
徐霞客《游嵩山日记河南河南府登封县》
再上,至炼丹台。
——
徐霞客《游嵩山日记河南河南府登封县》
三面孤悬,斜倚翠壁,有亭曰小有天,探幽之屐,从未有抵此者。
——
徐霞客《游嵩山日记河南河南府登封县》
过此皆从石脊仰攀直跻,两旁危崖万仞,石脊悬其间,殆无寸土,手与足代匮而后得升。
——
徐霞客《游嵩山日记河南河南府登封县》
凡七里,始跻大峰。
——
徐霞客《游嵩山日记河南河南府登封县》
峰势宽衍,向之危石,又截然忽尽为土。
——
徐霞客《游嵩山日记河南河南府登封县》
从草棘中莽莽南上,约五里,遂凌南寨顶,屏翳之土始尽。
——
徐霞客《游嵩山日记河南河南府登封县》
南寨实少室北顶,自少林言之,为南寨云。
——
徐霞客《游嵩山日记河南河南府登封县》
盖其顶中裂,横界南北,北顶若展屏,南顶列戟峙,其前相去仅寻丈,中为深崖,直下如剖。
——
徐霞客《游嵩山日记河南河南府登封县》
两崖夹中,坑底特起一峰,高出诸峰上,所谓摘星台也,为少室中央。
——
徐霞客《游嵩山日记河南河南府登封县》
绝顶与北崖离倚,彼此斩绝不可度。
——
徐霞客《游嵩山日记河南河南府登封县》
俯瞩其下,一丝相属。
——
徐霞客《游嵩山日记河南河南府登封县》
余解衣从之,登其上,则南顶之九峰森立于前,北顶之半壁横障于后,东西皆深坑,俯不见底,罡风乍至,几假翰飞去。
——
徐霞客《游嵩山日记河南河南府登封县》
从南寨东北转,下土山,忽见虎迹大如升。
——
徐霞客《游嵩山日记河南河南府登封县》
草莽中行五六里,得茅庵,击石炊所携米为粥,啜三四碗,饥渴霍然去。
——
徐霞客《游嵩山日记河南河南府登封县》
倩庵僧为引龙潭道。
——
徐霞客《游嵩山日记河南河南府登封县》
下一峰,峰脊渐窄,土石间出,棘蔓翳之,悬枝以行,忽石削万丈,势不可度。
——
徐霞客《游嵩山日记河南河南府登封县》
转而上跻,望峰势蜿蜒处趋下,而石削复如前。
——
徐霞客《游嵩山日记河南河南府登封县》
往复不啻数里,乃迂过一坳,又五里而道出,则龙潭沟也。
——
徐霞客《游嵩山日记河南河南府登封县》
仰望前迷路处,危崖欹石,俱在万仞峭壁上。
——
徐霞客《游嵩山日记河南河南府登封县》
乃仍逾后岭,即从岭上北去,越岭北下,西一里,抵红旗峒。
——
徐霞客《游漓江日记》
竟峒,西北一里抵山下,路为草没,无从得上,乃攀援踯躅,渐高渐得磴道,旋复失之,盖或翳或现,俱草之疏密为致也。
——
徐霞客《游漓江日记》
西北上一里,逾山西下坳。
——
徐霞客《游漓江日记》
乃东北上二里,逾山东上坳,此坳乃两峰分岐处也。
——
徐霞客《游漓江日记》
从坳西北度,乱石重蔓,直抵高峰,崖畔则有洞东向焉。
——
徐霞客《游漓江日记》
洞门虽高,而中不深广,内置仙妃像甚众,土人刻石于旁,言其求雨灵验,又名富教山焉。
——
徐霞客《游漓江日记》
洞上悬窍两重,檐覆而出,无由得上。
——
徐霞客《游漓江日记》
洞前有峰东向,即似僧帽者。
——
徐霞客《游漓江日记》
其峰亦有一洞西与兹山对,悬崖隔莽,不能兼收。
——
徐霞客《游漓江日记》
坐洞内久之,东眺恭城,东南瞻平乐,西南睨荔浦,皆重山横亘。
——
徐霞客《游漓江日记》
时欲一登高峰之顶,洞外南北俱壁立无磴,从洞南攀危崖,缘峭石,梯险踔虚,猿垂豹跃,转从峭壁之南,直抵崖半,则穹然无片隙,非复手足之力所及矣。
——
徐霞客《游漓江日记》
时南山西市,雨势沛然,计上既无隙,下多灌莽,雨湿枝缪,益难着足。
——
徐霞客《游漓江日记》
亟投崖而下,三里,至山足,又二里,逾岭,饭于佛力肆中。
——
徐霞客《游漓江日记》
居人苏氏,世以耕读起家,以明经贡者三四人。
——
徐霞客《游漓江日记》
见客至,俱来聚观,言此峰悬削,曾无登路。
——
徐霞客《游漓江日记》
下一页
上一页
6
类型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婉约
豪放
诗经
民谣
论语
史记
老子
庄子
孟子
中庸
荀子
尚书
汉书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鬼谷子
菜根谭
韩非子
红楼梦
淮南子
名贤集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三十六计
资治通鉴
增广贤文
了凡四训
文心雕龙
围炉夜话
随园诗话
作者
李白
白居易
杜甫
苏轼
辛弃疾
李清照
刘禹锡
王维
李商隐
纳兰性德
杜牧
陆游
陶渊明
孟浩然
元稹
李煜
柳宗元
岑参
王安石
韩愈
欧阳修
齐己
贾岛
韦应物
曹操
刘长卿
温庭筠
柳永
李贺
张籍
曹植
王昌龄
皎然
孟郊
贯休
许浑
罗隐
陆龟蒙
张祜
杨万里
王建
韦庄
诸葛亮
范仲淹
王勃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