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列传

书断》是唐代品鉴、评论书法家和书法的著作,张怀瓘著。在张怀瓘的多部书法理论著作中,《书断》对后世的影响最大。分上、中、下三卷。上卷记述各种书体特点及发展源流;中、下卷以“神、妙、能”三品列历代书家传记并评论书法优劣得失,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列传·卷二

王羲之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三

玄宗御笔书其尾,曰“郑虔三绝。”  李阳冰  李阳冰善小篆,自言斯翁之后,直至小生、曹喜、蔡邕,不足言—元中,张怀瓘撰《书断》,阳冰、张旭并不载。绛州有篆字与古不同,颇为怪异,李阳冰见之,寝卧其下数日不能去。验其书是唐初,不载书者名姓,碑有... 阅读全文

列传·卷四

告誓》等卷存焉。又得滑州人家所藏右军扇上真尚书宣示,及小王行书白骑遂等二卷,其书有贞观年旧褾织成字。  八体  张怀瓘《书断》曰:“篆、籀、八分、隶书、章草、草书、飞白、行书”,通谓之“八体”,而右军皆在神品。右军尝醉书数字,点画类龙爪,后...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

古文  按古文者,黄帝史苍颉所造也。颉首有四目,通于神明,仰观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字,是曰古文。《孝经》援神契云:“奎主文章,苍颉仿象”是也。  大篆  按大篆者,周宣王太史史籀所作也。或曰柱下史,始变古文,或同... 阅读全文

艺舟双楫·卷六·论

,让头舒 脚之类,此在右军无定法,而子敬真行所不能免,则其目击心迷之叹,亦有自来矣。吴郡虽得子敬之笔,至于体势则未也。《书断》谓其有天材,少工用,真行雅于 草者,正以其草无点画处遂无字耳。笔墨利病,推阐几尽,而每为腴词掩意,故删浮言以显名理... 阅读全文

明史·列传·卷二十六

平德庆乱民,旁郡多赖其保障。名士客岭南者,茶陵刘三吾、江右伯颜子中、羊城孙蕡、建安张智等,皆礼之。洪武元年,从真降,授中书断事。明年改都督府断事,强力执法。五年擢刑部侍郎,进尚书,治狱平恕。遣振饥山东,御制诗饯之。寻出为浙江行省参政。居三年... 阅读全文

目答问·卷三·子部

(举其典要可资考证者,空谈赏鉴不录。)《法书要录》十卷。(唐张彦远。《津逮》本,《学津》本。梁庾肩吾《书品》、唐张怀瓘《书断》,已收入此书内。)《墨池编》二十卷。(宋朱长文。明青州李氏刻本,雍正癸卯朱氏刻本。)《书史会要》九卷,《补遗》一卷... 阅读全文

正义·卷十九·吕刑

听其入五刑之辞”也。○传“五辞”至“五刑”○正义曰:既得囚证将入五刑之辞,更复简练核实,知其信有罪状,与刑书正同,则依刑书断之,应墨者墨之,应杀者杀之。○传“不简”至“赎罪”○正义曰:“不简核”者谓覆审囚证之辞,不如简核之状。既囚与证辞不相... 阅读全文

新唐·志·卷四十七

皆元万顷、范履冰、苗神客、周思茂、胡 楚宾、卫业等撰。 李嗣真《书后品》一卷 徐浩《书谱》一卷 《古迹记》一卷 张怀瓘《书断》三卷开元中翰林院供奉。 又《评书药石论》一卷 张敬玄《书则》一卷贞元中处士。 褚长文《书指论》一卷 张彦远《法书要... 阅读全文

喻世明言·卷三十三

袍金带的人,称是某州城隍,因境内虎狼伤人,有失检举;下手枷著一个顶盔贯甲,称是某县山神,虎狼损害平人,部辖不前。看这张公书断,各有罪名。韦义方就窗眼内望见,失声叫道:“怪哉,怪哉!”殿上官吏听得,即时差两个黄巾力士,捉将韦义方来,驱至堦下。... 阅读全文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

APP会员免广告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