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题王氏勤有书堂十四韵
刘崧〔元代〕
朱雀桥边燕子飞,故家文物重京畿。华堂高敞青霄近,此老风流白发稀。
门引秦淮春水绿,窗含勾曲晚烟微。席间上客千金剑,庭下佳儿五綵衣。
坐拥词林分旖旎,行缘艺圃袭芳菲。书联缃帙文韬锦,轴散牙签字刻绯。
阆苑花明千琬琰,海门月照万珠玑。芸房剔蠹风初定,草閤囊萤露未稀。
一息故应存夜气,分阴还自惜春晖。琢磨拟并荆人璞,累积何惭乐妇机。
舒卷长怀吾道在,研钻莫遣壮心违。极知力穑功相近,转觉嬉游事总非。
学习可忘飞振振,趋程好在策騑騑。公侯必复非难事,贤圣由来此共归。
题沙村江楼歌为刘方东赋
刘崧〔元代〕
朝游云亭夕憩凤冈,河水浩浩山苍苍。白虹东来盘九曲,日出霞明见秋绿。
雕甍碧瓦歘飞翻,百尺层楼起林麓。楼中仙人乌角巾,调笑日与云山亲。
满筵歌舞客如雾,中有万斛江南春。昨来登临九月暮,落雁横江隐霜树。
锦袍夜冷烛花残,北斗欹斜挂琼户。我欲援君绿绮琴,为君一鼓清愁心。
白沙翠竹自江路,金谷铜驼非故林。吁嗟昔贤困羁旅,仲宣能赋终怀土。
何如对此日高歌,手挽松萝看烟雨。东南豺虎日纷纷,几时书剑罢从军。
鹅鼻峰头望明月,鸡栖潭上钓寒云。
题钟元卿东皋读书处山水新图
刘崧〔元代〕
闻君筑室在东皋,十年读书心目劳。简编浩瀚照夜雪,歌声洒浙凌秋涛。
嗟哉古人不可作,行事心术照毫毛。桓公徒闻理盐筴,轮扁岂识粕与糟。
唐虞制作烂如日,昧者何以识夔皋。统传洙泗迨关洛,如绎独茧绝复缲。
厥今文胜道且熄,武弁侧目嗤蓬蒿。何如酣饮事歌舞,而不车马驰轻豪。
胡为俛促事澹泊,岂有至乐堪陶陶。飘吟一字至万卷,上薄文典旁风骚。
我时抱琴一来过,春色晴满城东濠。堂前綵服候甘旨,座上巍冠延俊髦。
感君同岁复同志,饫我至理如餔醪。我从前年返故里,投笔荷耒思遁逃。
昨观壁间画图好,此景可致车宜膏。慎毋布衣事献纳,恐有使者来旌旄。
古云识字忧患始,孰谓椎鲁非吾曹。山林便可谢尘滓,白云悠悠东望高。
风筝曲
刘崧〔元代〕
缉麻合线长百丈,要系风筝待晴放。有风须及清明前,作得鲇鱼爱新样。
全身糊纸竹缚匡,两旗横张垂尾长。手中缓放莫教卷,风力渐舒风渐远。
犹嫌平陇去不高,走上山头如掣鳌。盘空一点正摇曳,欲坠更举何滔滔。
时人勿用旁惊睨,质薄材轻等儿戏。乘时容易上云霄,失势终然在平地。
明日落花花雨寒,过却清明风力阑。萧条断线挂虚壁,沟中破纸无人拾。
题山云居图为樊都事仲郛赋
刘崧〔元代〕
我居何所,南山之下。油油者云,窈窈其阻。衡门在阿,翳彼嘉林。
上有鸣鸟,怀之好音。良晨载兴,游睇川沚。榛蹊邈绵,有客戾止。
琴瑟在庭,清樽载罗。扫地布席,援弦咏歌。我歌我酬,白云在谷。
聊可为娱,孰云不足。云之升矣,风或飏之。曾于是处,而忘世为。
凄其渰矣,雨亦濡只。群生烝烝,泽施曷已。云敛而舒,山高以深。
彼君子兮,悠悠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