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四犯 其二 再和午诒一百年前白荷花瓣
樊增祥〔清代〕
榜眼莲花,早历尽中书,廿四番考。太素光阴,三万六千过了。
曾见五世鸳鸯,一辈辈、白头双笑。记一年、一阕菱歌,红豆金箱不少。
那回偷采芳龄小。叹莲娃、生子都老。藏身粉指青编里,也抵中山一觉。
依旧浅水蓬莱,想玉面、皱纹羞照。忆折梅同下西洲,犹是玉台初稿。
清平乐 其三
樊增祥〔清代〕
瑶阶春早。又发将离草。十五年中相聚少。托意红鳞青鸟。
夜长不奈情何。玉钗剔损银荷。白日卧多起少,倩谁与覆衾罗。
沁园春 其一 效稼轩体,留湘绮先生行
樊增祥〔清代〕
老子犹龙,谓尹喜云,华山去来。甚来如孤鹤,霜明雪净,去如剑侠,电掣云飞。
六一仙人,应怜苏轼,画省黄昏对紫薇。公归矣,被宫梅几树,邀勒重回。
红垆有酒如淮。试重数、中原文武才。笑少游儿女,仅如红药,本初兄弟,难预青梅。
折柳休忙,宿桑犹恋,更对南山劝一杯。新丰酒,累十觞不醉,不醉无归。
江城子 其二
樊增祥〔清代〕
明眸剪水一泓秋。蓦回头。促移舟。窄窄杏红,衫子自风流。
荡入荷花深处去,怕人见,见人羞。
泊舟夜傍酒家楼。倦还休。去还留。趁逐秦淮,一水到真州。
江北江南花不断,何处有,别离愁。
水调歌头 其二
樊增祥〔清代〕
日暮倚修竹,散步咏凉天。素娥应是无恨,玉貌似当年。
月照阑干花影,花底玉笙双髻,清福几人全。云捧夜珠出,置我掌中间。
绛河转,银烛灺,未成眠。人生离别何恨,菱镜有时圆。
昨夜双桐吟雨,今夜两星添柳,人意判温寒。千里共明月,持此慰婵娟。
念奴娇 其三
樊增祥〔清代〕
士当知足,甚紫薇花畔,更希旌节。到老始知高处险,安晚平生情怯。
雪白鳊鱼,霜红橘树,久与家林别。放翁团扇,风流时有人说。
天意留取江南,读书种子,双眼明如月。案牍祇同风箨扫,书似云山重叠。
皓鹤轩昂,青松倔强,羽鬣无摧折。后身何似,一规脉望如发。
买陂塘 其二
樊增祥〔清代〕
恁纤纤、两头兜起,芳心收束无限。吴侬错认瓢儿菜,怎把冰绡轻换。
君试看。看洛浦、瑶姬罗袜凌波飐。莲娃手软。是底处携来,并刀似雪,劈破八蚕茧。
堪怜处,一约冰丝宛转。鸳鸯湖上常见。莲房露冷从伊坠,祇觉粉深红浅。
分两瓣。算一瓣侬心,一瓣如卿面。香薰不断。似双合柔荑,佛前祷告,莫逐绮霞散。
金缕曲 其四 闻莺,四叠前韵
樊增祥〔清代〕
莫遣芝麋蹙。伴萧闲、张家画史,鲍家书目。蓦地金衣墙北坐,花底吹笙相续。
即此是、春山乔木。疗得世人无妒忌,便舍身、甘入桐君绿。
吾当汝,异书读。
小秦王调唐宫曲。绕建章、歌珠一串,柳烟霏绿。解释东风无限恨,不学红鹃夜哭。
画廊畔、柑双人独。天与诗家颁鼓吹,傍绿阴、结构三间屋。
鸣睍睆,胜吹竹。
金缕曲 其一 笏卿有词悼㤅伯师,叠前韵答之
樊增祥〔清代〕
越岫烟眉蹙。问山灵、公归底处,武夷天目。瑶瑟朱弦三叹后,乐府遗音待续。
早凋尽、故家乔木。百本异书落谁手,剩日知、十卷亭林录。
还拟付,阿新读。
贺公家在柯山曲。二十年、京尘满鬓,未亲湖渌。不预日斜庚子事,差免西台恸哭。
谁与荐、春山黄独。白雪楼中青裙妇,卖珠回、自补牵萝屋。
歌再阕,裂横竹。
清平乐 其三
樊增祥〔清代〕
笔床琴案。窗眼冰纱换。万历宫中天字罐。水浸蔷薇开泛。
金黄杏子如拳。捣炼糖霜几番。比似江南梅酱,秀才风味微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