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沈道士馆诗
沈约〔南北朝〕
秦皇御宇宙,汉帝恢武功。
欢娱人事尽,情性犹未充。
锐意三山上,托意九霄中。
既表祈年观,复立望仙宫。
宁为心好道,直由意无穷。
曰余知止足,是愿不须丰。
遇可淹留处,便欲息微躬。
山嶂远重叠,竹树近蒙笼。
开襟濯寒水,解带临清风。
所累非物外,为念在玄空。
朋来握石髓,宾至驾轻鸿。
都令人径绝,惟使云路通。
一举凌倒景,无事适华嵩。
寄言赏心客,岁暮尔来同。
宿东园诗
沈约〔南北朝〕
陈王斗鸡道,安仁采樵路。东郊岂异昔,聊可閒余步。
野径既盘纡,荒阡亦交互。槿篱疏复密,荆扉新且故。
树顶鸣风飙,草根积霜露。惊麇去不息,征鸟时相顾。
茅栋啸愁鸱,平冈走寒兔。夕阴带层阜,长烟引轻素。
飞光忽我遒,岂止岁云暮。若蒙西山药,颓龄倘能度。
泛永康江诗
沈约〔南北朝〕
长枝萌紫叶。
清源泛绿苔。
山光浮水至。
春色犯寒来。
临睨信永矣。
望美暧悠哉。
寄言幽闺妾。
罗袖勿空裁。
四时白纻歌 秋白纻
沈约〔南北朝〕
白露欲凝草已黄。
金管玉柱响洞房。
双心一影俱回翔。
吐情寄君君莫忘。
翡翠羣飞飞不息。
愿在云间长比翼。
佩服瑶草驻容色。
舜日尧年欢无极。
却东西门行
沈约〔南北朝〕
驱马城西阿。
遥眺想京阙。
望极烟原尽。
地远山河没。
摇装非短晨。
还歌岂明发。
修服怅边覊。
瞻途眇乡谒。
驰盖转徂龙。
回星引奔月。
乐去哀镜满。
悲来壮心歇。
岁华委徂貌。
年霜移暮发。
辰物久侵晏。
征思坐沦越。
清氛掩行梦。
忧原荡瀛渤。
一念起关山。
千里顾丘窟。
宋书谢灵运传论
沈约〔南北朝〕
史臣曰:民禀天地之灵,含五常之德,刚柔迭用,喜愠分情。夫志动于中,则歌咏外发,六义所因,四始攸系,升降讴谣,纷披风什。虽虞夏以前,遗文不睹,禀气怀灵,理或无异。然则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
周室既衰,风流弥着,屈平宋玉导清源于前,贾谊相如振芳尘于后,英辞润金石,高义薄云天。自兹以降,情志愈广。王褒刘向杨班崔蔡之徒,异轨同奔,递相师祖。然清辞丽曲,时发乎篇,而芜音累气,固亦多矣。若夫平子艳发,文以情变,绝唱高踪,久无嗣响。至于建安,曹氏基命,三祖陈王,咸蓄盛藻,甫乃以情纬文,以文被质。
自汉至魏,四百余年,辞人才子,文体三变。相如工为形似之言,二班长于情理之说,子建仲宣以气质为体。并摽能擅美,独映当时。是以一世之士,各相慕习,源其飙流所始,莫不同祖风骚。徒以赏好异情,故意制相诡。
降及元康,潘陆特秀,律异班贾,体变曹王,缛旨星稠,繁文绮合。缀平台之逸响,采南皮之高韵,遗风余烈,事极江右。在晋中兴,玄风独扇,为学穷于柱下,博物止乎七篇。驰骋文辞,义殚乎此。自建武暨于义熙,历载将百,虽比响联辞,波属云委,莫不寄言上德,讬意玄珠,遒丽之辞,无闻焉尔。仲文始革孙许之风,叔源大变太元之气。爰逮宋氏,颜谢腾声,灵运之兴会摽举,延年之体裁明密,并方轨前秀,垂范后昆。
若夫敷衽论心,商搉前藻,工拙之数,如有可言。夫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欲使宫羽相变,低昂舛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至于先士茂制,讽高历赏,子建函京之作,仲宣灞岸之篇,子荆零雨之章,正长朔风之句,并直举胸情,非傍诗史,正以音律调韵,取高前式。自灵均以来,多历年代,虽文体稍精,而此秘未睹。至于高言妙句,音韵天成,皆暗与理合,匪由思至。张蔡曹王,曾无先觉,潘陆颜谢,去之弥远。世之知音者,有以得之,此言非谬。如曰不然,请待来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