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云山记
王夫之〔清代〕
湘西之山,自耶姜并湘以东,其复数十,以北至于大云。大云之山遂东,其陵乘十数,因而曼衍,以至于蒸湘之交。大云之北麓有溪焉,并山而东,以汇于蒸。未为溪之麓,支之稚者,北又东,其复十数,皆渐伏而为曼衍。登小云,复者皆复,而曼衍尽见,为方八十里,以至于蒸湘之交,遂逾乎湘。南尽晋宁之洋山,西南尽祁之岳侯题名,东尽耒之武侯之祠,东北尽炎帝之陵,陵酃也,北迤东尽攸之燕子巢。
天宇澄清,平烟幂野,飞禽重影,虹雨明灭,皆迎目授朗于曼衍之中。其北则南岳之西峰,其簇如群萼初舒,寒则苍,春则碧,以周乎曼衍而左函之,小云之观止矣。春之云,有半起而为轮囷,有丛岫如雪而献其孤黛;夏之雨,有亘白,有漩澓,有孤袅,有隙日旁射,耀其晶莹;秋之月,有澄淡而不知微远之所终;冬之雪,有上如暝,下如月万顷,有夕灯烁素悬于泱莽。山之观奚止也。
小云之高,视大云不十之一也。大云之高,视岳不三十之一也。岂啻大云、岳之视,所能度越此者,唯祝融焉,他则无小云若。盖小云者,当湘西群山之东,得大云之委而临曼衍之首者也,故若此。是故湘西之山,观之尤者,逮乎小云而尽。
系乎大云而小者,大云庞然大也。或曰:“道士申泰芝者,修其养生之术于大云 ,而以小云为别馆,故小之。”虽然,尽湘以西,终无及之者。自麓至山之脰,皆高柯丛樾,阴森葱蒨。陟山之巅,则古木百尺者,皆俯以供观者之极目。养生者去,僧或庐之。庐下莳杂花,四时萦砌。右有池,不雨不竭。
予自甲辰始游,嗣后岁一登之,不倦。友人刘近鲁居其下,有高阁藏书六千余卷,导予游者。
青草湖风泊同须竹与黄生看远汀落雁
王夫之〔明代〕
荻芽沉绿影,汀际合晶光。摇识归鸿集,从知梦泽长。
云移千点曙,风转一行将。凝立迷烟树,轻迁动夕阳。
参差香尾乱,珍重羽衣凉。陈列龙沙白,书成太古苍。
修眉涵镜曲,仙桂缀蟾光。沙起帘钩荡,洲平瑟柱张。
涛惊聊静婉,野旷恣疏狂。酣寝云田腻,栖心蕙圃香。
气矜三楚国,神带九秋霜。整翮聊烟水,回翔岂稻粱。
浣纱人伫久,垂钓客情忘。悽怨依筠泪,闲愁托杜芳。
经寒知柳色,访旧忆莲房。北望关云紫,西清落照黄。
息机非倦止,清警正遥望。平展纹波縠,轻浮玉照肪。
遥天开画苑,活谱写潇湘。
祝英台近 初夏
王夫之〔明代〕
碧莎蹊,菖叶渡,寂寞寻芳处。梅雨无凭,更把残红误。
清池几片荷钱,浮萍相乱,留不住、泪珠如雨。空凝伫,柳枝低亸夕阳,犹作旧时舞。
也自无聊,怕惹香泥污。问双飞乳燕何心,閒情閒绪,向枝上、娇憨对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