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诗 其二
魏源〔清代〕
不知何处云,飞作兹山石。嵯峨各异势,纷诡不一格。
春雷怒万笋,阊阖排戈戟。石腹裂百窍,吞吐云烟百。
雨余云不归,来往此中宅。有时铺作海,万青环一白。
蛟龙恣变现,怒鼓天涛赫。谁凿混沌天,而无斧痕迹。
变幻各纵奇,不复就绳尺。石间松尽眠,石外水皆砉。
黄山诗 其一
魏源〔清代〕
峡壁仙掌立,细路纹在掌。久别莲花峰,十年如更长。
万石相玲珑,叠出群山上。云峦时绝续,泉声日奔放。
泱漭天为岸,扶难感藜杖。绝巅峙峭石,生成非一状。
要知颖露奇,只在蟠根广。奇绝飞来石,何年巧安放。
谓坠上空空,谓崩绝依傍。莫穷结构原,弥惊孤立壮。
秦淮灯船引
魏源〔清代〕
万古不死秦淮月,千年不竭骊龙血。
谁幻江城作蜃楼,谁化暑宫成贝阙。
直把苍茫万斛愁,浣作江天五更雪。
泉客鲛宫万游戏,汉佩湘珠千出没。
风软潮平夜将半,回舟更逐星光乱。
却喜无月灯愈灿,倒翻水底成星汉。
毕竟繁华似太平,谁言箫管殊清宴。
荡桨吴侬说向余,今岁灯船廿载无。
廿载以来江涨高,年年夏汛水平桥。
阑干浸在波涛底,画船那得出游遨。
夷船骤至连天涨,夷船退后江不浪。
始知水气兆兵气,翻以悲馀得欢赏。
圩田熟收船价低,惊魂甫定歌喉怆。
压惊齐上秦淮航,犒旧重寻花月舫。
有客紫裘腰笛来,穿云裂石河楼上。
有客虬髯醉咽呜,击碎唾壶小酒唱。
君不见去年今夕秦淮岸,鹊桥待渡银河半。
炮雷江口震天来,惊得灯船如雨散。
圌山已失京口破,火轮撇捩黄天过。
燕子矶头峙猰㺄,朱雀航外横鲸鳄。
生长承平听画筝,几闻铁马金戈声。
游船变作逃船贵,十千未肯出关行。
旌旗猎猎古城坳,不见游舠见海舠。
海舠飘忽如霆电,谁敢声炮向江皋。
二百馀年桃叶渡,七万里外红毛刀。
十丈长人龙伯国,翻天覆地喷波涛。
肯信围城忽尊俎,一夕干戈变干羽。
百万金缯万虏欢,十年牛酒千夫举。
倾得蛟宫宝藏完,保障半壁东南土。
莱国惟须纵博壶,蕲王那用提金鼓。
但看封豕离大江,依然画鹢出横塘。
玉树重开花月夜,羯鼓宁惊霓羽裳。
鲸波化作桃花浪,兵气销为明月光。
阿芙蓉风十里香,销金锅里黄粱场。
衣香鬓影天未霜,酒龙诗虎争传觞。
今夕何夕银河苍,万岁千秋乐未央。
惜哉不令英夷望,应叹江南佳丽胜西洋。
三叠泉
魏源〔清代〕
渴虹倒吸西江水,万丈老龙飞不起。
三奋三坠下无底,喷为雨雹风霆诡。
一练三帘万玉珠,奋迅奔腾十数里。
水石昼夜万訇,双崖铁立殷空 。
日月万古照不到,一峡终年烟雾里。
数尺短松千尺苔,山深六月寒苍。
不知何人暗相报,遂令闯破混沌死。
至今山灵怒游客,百步飞霖射衣履。
山非山,水非水,仙非仙,鬼非鬼,回头洞口云扃矣,千秋万岁何时启?
资湘(即潇湘)
魏源〔清代〕
溪行欲尽竹不已,苍雪纷纷化流水。
船尾甫出碧玉湾,船头不见白云起。
艤船斩竹撑竹篙,篙声响应空谷号。
舟底水将石作骨,江边山以石为毛。
滩声渐急篙渐近,知有截溪渔簖近。
渔翁晒网鹭晒翅,一潭竹影涵鱼影。
三湘棹歌(三首选一)
魏源〔清代〕
楚水入洞庭者三:曰蒸湘,曰资湘,曰沅湘;故有“三湘”之名。洞庭即湘水之尾,故君山曰湘山也。资湘亦名潇湘,今资江发源武冈上游之夫夷水,土人尚曰潇溪,其地曰萧地。见《宝庆府志》。《水经注》不言潇水,而柳宗元别指永州一水为潇,遂以蒸湘为潇湘,而三湘仅存其二矣。予生长三湘,溯洄云水,爰为棹歌三章,以正其失,且寄湖山乡国之思。
剑阁
魏源〔清代〕
出坎入坎千,上天下天百。陡然万古奇,森此寸眸昃。
石石欲刺天,石石怒争壁。不见一鸟飞,但闻万马栗。
线溜泻石髓,哀玉鸣不息。筋力尽青冥,渐与空天逼。
世界缩地入,万鬼拔山出。落日照天南,绝峭横空墨。
凄凉战垒风,惨澹游子色。奇从险极生,快自艰余获。
我身天外来,尽讶云中客。河山两戒雄,喟矣二仪塞。
客怀柬龚定庵舍人 其四
魏源〔清代〕
地平如板舆,天覆如穹庐。与君百年内,托足无斯须。
试问所营营,花蕊上蜂须。一春所酝酿,广为三冬储。
下备子孙哺,上奉君王需。区区一饱间,竭此百年躯。
谁知甘似饴,出自苦之余。
客怀柬龚定庵舍人 其三
魏源〔清代〕
东风吹草青,西风吹草黄。惟有客子心,不随草短长。
束发慕仙真,倒影凌扶桑。幸遇广成子,牖我先天方。
中道牵小术,歧路多亡羊。日暮临广莫,天风振枯桑。
前途怅淼淼,后辙悲茫茫。惊沙如海涛,欲济川无梁。
安得遵云衢,及此桑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