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沁园春·宿霭迷空

秦观 秦观〔宋代〕

宿霭迷空,腻云笼日,昼景渐长。正兰皋泥润,谁家燕喜;蜜脾香少,触处蜂忙。尽日无人帘幕挂,更风递、游丝时过墙。微雨后,有桃愁杏怨,红泪淋浪。
风流寸心易感,但依依伫立,回尽柔肠。念小奁瑶鉴,重匀绛蜡;玉龙金斗,时熨沉香。柳下相将游冶处,便回首、青楼成异乡。相忆事,纵蛮笺万叠,难写微茫。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昨夜的残雾仍在天际弥漫,厚重云层遮蔽了日光,夏日的白昼愈发漫长。曲曲折折的兰泽边,湿润的泥土裹挟着草木清香,燕子衔着湿泥,穿梭往来忙着筑巢。蜂房的甜香渐渐淡去,群蜂四散寻花采蜜。庭院幽深,帘幕低垂,一阵风过,昆虫吐的游丝被吹过院墙。细雨轻笼,窗外桃杏枝头上的水珠,如泪滴般簌簌滚落。
忆起往昔的风流韵事,我伫立良久,满心都是难以言说的痛楚。念及她对镜梳妆的模样,念及她用熏笼暖熨衣物的情景,当年我们在柳荫下相伴同游,何等欢欣惬意。如今回首,昔日的青楼早已成了遥远的异乡,满心皆是伤感。我们过往的种种情愫,纵使写下千万纸笺,也道不尽这满腔相思。

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沁园春》约作于北宋熙宁、元丰(宋神宗赵顼年号,1068—1085)年间作者家居之时。

参考资料:完善

1、 龙建国.中国历代词分调评注 沁园春:四川文艺出版社,1998 :16

赏析

  《沁园春·宿霭迷空》以暮春景致为引,熔写景、叙事、抒情于一炉,情景相生无间,既勾勒出鲜活的春日生机,又藏着深沉的怀人愁绪,尽显北宋婉约词“淡语有味、浅语有致”的艺术特质。

  词的开篇便铺展暮春画卷,将天、地、物的情态交织相融。“宿霭迷空,腻云笼日”勾勒出云层厚重、残雾未散的天色,虽略带沉闷,却为后续的生机蓄势。“昼景渐长”“桃愁杏怨”的描摹,分明点出二三月的时节特征,而一个“正”字领起四句对仗,让春日活力跃然纸上:兰草遍布的水畔,泥土湿润松软,燕子衔泥筑巢,“喜”字尽显其营巢的欢悦;蜂房的甜香渐淡,蜜蜂却四处奔忙采蜜,“香少”先抑,“蜂忙”后扬,一字之差便渲染出春日的喧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沁园春·宿霭迷空》是一首咏春感怀、怀旧忆人之作,抒发了词人对青楼知己的怀念之情。词的上片写春光满楮,景色宜人;下片触景生情,目睹如许春景,不禁悲从中来,回忆往事、抒发悲叹。全词集写景、叙事、抒情为一体,以夸张的语言抒发相忆之情,凄恻哀怨,感人至深,令人不胜叹惋。

秦观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664篇诗文 ► 400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

朱淑真 朱淑真〔宋代〕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青玉案·绿槐烟柳长亭路

惠洪 惠洪〔宋代〕

绿槐烟柳长亭路,恨取次、分离去。日永如年愁难度。高城回首,暮云遮尽,目断人何处?(绿槐 一作:丝槐)
解鞍旅舍天将暮,暗忆叮咛千万句。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忆王孙·番阳彭氏小楼作

姜夔 姜夔〔宋代〕

冷红叶叶下塘秋,长与行云共一舟。零落江南不自由。两绸缪,料得吟鸾夜夜愁。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