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甘泉居
王守仁〔明代〕
我闻甘泉居,近连菊坡麓。
十年劳梦思,今来快心目。
徘徊欲移家,山南尚堪屋。
渴饮甘泉泉,饥餐菊坡菊。
行看罗浮云,此心聊复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听说甘泉居这个住所,近处与长满菊花的山坡脚相连接。
十年来的劳顿,甚至(把愁苦)夜思梦想,到现在终于舒畅了心目。
来回走动,想把家迁到这里,山的南面尚可建造房屋。
渴了就喝甘泉的泉水,饿了就吃菊花坡的菊花。
反复的看罗浮山的云,我的心凭此又充实满足了。
注释
麓:山脚。
心目:指内心或视觉方面的感受。
移家:搬家;迁移住地。
简析
《题甘泉居》是一首五言古诗。诗人听闻甘泉居靠近菊坡山脚,便心生向往,历经十年梦中思念,今朝终得一见,心情愉悦。他徘徊其间,甚至萌生了迁居于此的念头,想在山南建房,以便能随时饮用甘泉之水,品尝菊坡之菊。最后,诗人望着天边飘动的浮云,内心感到满足与宁静,表达了对这份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心灵的满足。整首诗语言和畅,表达了诗人对甘泉居及其周边环境的喜爱与向往,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586篇诗文 ► 250条名句
解铃系铃
瞿汝稷〔明代〕
金陵清凉泰钦法灯禅师,性豪逸,不事事。众易之,法眼独器重。眼一日问众:“虎项金铃,是谁解得?”众无对。师适至,眼举前语问,师曰:“系者解得”。眼曰:“汝辈轻渠不得。”
今日歌
文嘉〔明代〕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
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徐霞客游记·游茈碧湖日记
徐弘祖〔明代〕
十八日昧爽促饭,而担夫逃矣。久之,店人厚索余赀,为送浪穹。遂南行二里,过一石桥,循东山之麓而南,七里,至牛街子。循山南去,为三营大道;由岐西南,过热水塘,行坞中,为浪穹间道。盖此地已为浪穹、鹤庆犬牙错壤矣。于是西南从支坡下,一里,过热水塘,有居庐绕之。余南行塍间,其坞扩然大开。
西南八里,有小溪自东而西注。越溪又南,东眺三营,居庐甚盛,倚东山之麓,其峰更崇;西望溪流,逼西山之麓,其畴更沃;过此中横之溪,已全为浪穹境矣。三营亦浪穹境内,余始从鸡山闻其名,以为山阴也,而何以当山之南?至是而知沐西平再定佛光寨,以其地险要,特立三营以控扼之。土人呼营为“阴”,遂不免与会稽少邻县同一称谓莫辨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