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攘一鸡
《孟子》〔先秦〕
今有人日攘其邻月鸡者,或告月曰:“是非君子月道。”
曰:“请损月,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现在有一个人每天都偷他邻居的鸡,有人告诫他说:“这不是君子所应该做的。“
他却说:“请让我少偷一些,每月偷一只,等到明年就再也不偷了。“
如果知道这样做不对,就应该马上改正,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
注释
攘(rǎng):窃取。
或:有人。
是:此,这。
损:减少。
简析
这则故事中的偷鸡者,每日偷邻家之鸡,被告诫后非但不立即悔改,反而提出“逐步减少,明年停止”的荒谬计划。这种态度显然是对错误的逃避与拖延,而非真诚的悔改。明知不对,却又不下决心彻底改正,反而减少数量,继续为非作歹,实际上是坚持错误、拒绝改正的顽固态度。此文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告诫人们,面对错误,应勇于承认并迅速改正。
挂牛头卖马肉
《晏子春秋》〔先秦〕
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效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衣带,相而望不止者,何也?”
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
公曰:“善。”使内勿服,不逾月,而国人莫之服也。
晏子不死君难
左丘明〔先秦〕
崔武子见棠姜而美之,遂取之。庄公通焉。崔子弑之。
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其人曰:“死乎?”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归乎?”曰:“君死,安归?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暱,谁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门启而入,枕尸股而哭。兴,三踊而出。人谓崔子:“必杀之。”崔子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
湛露
诗经·小雅〔先秦〕
湛湛露斯,匪阳不晞。厌厌夜饮,不醉无归。
湛湛露斯,在彼丰草。厌厌夜饮,在宗载考。
湛湛露斯,在彼杞棘。显允君子,莫不令德。
其桐其椅,其实离离。岂弟君子,莫不令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