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如梦令·春思

苏轼 苏轼〔宋代〕

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堂前亲手种下桃树李树,如今已是绿荫浓密,枝头挂满青色的果实。帘外的百舌鸟声声啼叫,惊醒了五更天里的春日酣眠。居士,居士。别忘了当年小桥下潺潺流淌的溪水,早日归隐吧。

注释
如梦令:词牌名,又名“忆仙姿”“宴桃源”。五代时后唐庄宗李存勗创作。《清真集》入“中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
手种:亲手栽种。
堂:指东坡雪堂住处。
青子:尚未成熟的青色小果子。
百舌儿:一种专在春天鸣叫的鸟,黑身黄嘴。似伯劳鸟而体小。其鸣声变化多端,因称“百舌”,又称“反舌”。
居士:一般称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犹“处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这首词是苏轼对当年在东坡雪堂生活情景的追忆。他被贬黄州期间,曾开垦东坡这片土地,并在此修建屋舍;因房屋落成于大雪之中,他便在墙壁上绘制雪景,将其命名为 “雪堂”,还亲手题写 “东坡雪堂” 四字作为匾额。

  开篇四句,描绘的是雪堂前由作者亲手栽种的桃李等果树,如今绿荫浓密,枝叶间掩映着无数青涩果实。清晨时分,窗外的百舌鸟婉转啼鸣,那清脆的叫声常常将作者从睡梦中唤醒。作者刻画这番景致,实则是以景物衬托人物心境, 在这嘉树环绕、雀鸟欢啼的环境里,他过着惬意自在的生活。此刻遥想当年的闲适自得,对比如今在朝中任职的拘谨约束,怀念故园的情愫不禁在他心中油然而生。欧阳修《朝中措》中有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元祐元年(1086)春。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为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回京后,虽受重视,但既与司马光等在一些政治措施上议论不合,又遭程颐等竭力排挤,因此一再表示厌倦京官生涯,不时浮起归耕念头,故此借写出这首《如梦令》。

参考资料:完善

1、 朱靖华.苏轼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7:969-970
2、 洪柏昭.中国古代十大词人作品选(上):花城出版社,2000:303

简析

  这首词回忆了雪堂生活,创造出一种如同图画般的美学境界,留有许多思索的余地。抒写了词人对当年雪堂生活的回忆和对这种幽静环境的怀恋、对拥有田园生活的热切向往,并借以排遣对仕途经营的厌腻。全词语言自然流畅,而感情真挚深厚、含蕴深远。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与父苏洵、弟苏辙三人并称“三苏”。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3787篇诗文 ► 4824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

欧阳修 欧阳修〔宋代〕

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
鸂鶒滩头风浪晚。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隐隐歌声归棹远。离愁引著江南岸。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柳永 柳永〔宋代〕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凄紧 一作:凄惨;唯有 一作:惟有)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杆处,正恁凝愁!(阑 一作:栏)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临江仙·闺思

史达祖 史达祖〔宋代〕

愁与西风应有约,年年同赴清秋。旧游帘幕记扬州。一灯人著梦,双燕月当楼。
罗带鸳鸯尘暗澹,更须整顿风流。天涯万一见温柔。瘦应因此瘦,羞亦为郎羞。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