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儿落带过得胜令·春花闻杜鹃
吴西逸〔元代〕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燕。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
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茅苫三间厦,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日里徜徉花丛,我听见杜鹃声声啼鸣;秋夜中凝望月下,我目送燕子悄然归巢。人情淡薄恰似天边浮云,时光流逝快如离弦之箭。
我省下买花的闲钱,快步奔向桑园田间。盖起三间茅草小屋,待到秋日,便能在几顷肥饶的田地上收获作物。床头摆放着一本陶渊明的传记,窗台边则抄写着几联杜甫的清新诗作。
注释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由“雁儿落”与“得胜令”两个曲牌组成的带过曲。
杜鹃:又称子规、催归鸟、夏候鸟。其啼声似“不如归去”。
留下买花钱:意即不取高俸禄,喻指弃繁华而归隐。
趱(zǎn):赶快,催促。
苫(shàn):用草覆盖
创作背景
吴西逸曾在杭州等地逗留过,也曾为求功名到过京师,可能做过小官,但很不得志,为此甚怀不平。终于,他看破世情,摒弃功名,隐居林泉。这首曲子即为其归隐前后所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蒋星煜 等·元曲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
赏析
“雁儿落带得胜令”是散曲小令中“带过曲”的典型之作,以平易语言藏深意,既抒发了作者的隐逸之思,又暗含未忘世事的情怀,尽显元代文人的复杂心境。
“带过曲”是小令的特殊体式,原本小令仅用一支曲调,若情意未尽,可续写一至两支音律衔接的曲调,即为“带过”。这种形式最初见于北曲,后南曲亦有效仿,分为北带北、南带南、南北互带三类,此曲便由前四句“雁儿落”与后八句“得胜令”组合而成。
上片“雁儿落”聚焦外界环境,既写宇宙时序,也写社会人情。“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燕”是精巧的互文,春景秋致中,杜鹃啼鸣与燕子往来交织,节气恒常而人事变迁,暗合“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
简析
此曲旨在抒发人生苦短的怅惘与时光飞逝的紧迫感,进而倡导急流勇退的人生选择——及早挣脱名利的束缚,归隐田园,以寻觅一份闲适自在的人生状态。在艺术表达上,全篇尽显质朴之美,采用白描笔法,语言平易浅近、流畅自然,纯以白话口语成文,不事雕琢却浑然天成,将天然淳真的韵味融入字里行间,读来毫无晦涩之感。
吴西逸
[元](约公元一三二〇年前后在世)名、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仁宗延祐末前后在世。其散曲《自况》云:“万倾烟霞归路,一川花草香车,利名场上我情疏。蓝田堪种玉,鲁海可操觚,东风供睡足。”可从中窥见其性情。散曲内容多写自然景物、离愁别恨或个人的闲适生活,风格清丽疏淡。阿里西瑛作嬾云窝成,自题殿前欢,西逸及贯云石等均有和作。西逸所作曲,今存小令四十余支。(见太平乐府)太和正音谱评为“如空谷流泉。”► 17篇诗文 ► 18条名句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
关汉卿〔元代〕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