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春日里徜徉花丛,我听见杜鹃声声啼鸣;秋夜中凝望月下,我目送燕子悄然归巢。人情淡薄恰似天边浮云,时光流逝快如离弦之箭。
我省下买花的闲钱,快步奔向桑园田间。盖起三间茅草小屋,待到秋日,便能在几顷肥饶的田地上收获作物。床头摆放着一本陶渊明的传记,窗台边则抄写着几联杜甫的清新诗作。
注释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由“雁儿落”与“得胜令”两个曲牌组成的带过曲。
杜鹃:又称子规、催归鸟、夏候鸟。其啼声似“不如归去”。
留下买花钱:意即不取高俸禄,喻指弃繁华而归隐。
趱(zǎn):赶快,催促。
苫(shàn):用草覆盖
吴西逸曾在杭州等地逗留过,也曾为求功名到过京师,可能做过小官,但很不得志,为此甚怀不平。终于,他看破世情,摒弃功名,隐居林泉。这首曲子即为其归隐前后所作。
参考资料:完善
“雁儿落带得胜令”是散曲小令中“带过曲”的典型之作,以平易语言藏深意,既抒发了作者的隐逸之思,又暗含未忘世事的情怀,尽显元代文人的复杂心境。
“带过曲”是小令的特殊体式,原本小令仅用一支曲调,若情意未尽,可续写一至两支音律衔接的曲调,即为“带过”。这种形式最初见于北曲,后南曲亦有效仿,分为北带北、南带南、南北互带三类,此曲便由前四句“雁儿落”与后八句“得胜令”组合而成。
上片“雁儿落”聚焦外界环境,既写宇宙时序,也写社会人情。“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燕”是精巧的互文,春景秋致中,杜鹃啼鸣与燕子往来交织,节气恒常而人事变迁,暗合“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