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书山家
 贯休〔唐代〕
贯休〔唐代〕
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柴门一片寂静屋里米饭香喷喷,农家炊烟袅袅春雨过后天放晴。
院内鲜花迷蒙山间流水清泠泠,小儿又哭又闹索要树上的黄莺。
注释
黍饭:黄米饭,唐人常以之待客。馨:香。
蒙蒙:形容雨点细小。泠泠:形容流水清脆的声音。
 
参考资料:完善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859-860
 
 
赏析
 
 
  这首诗首头两句写柴门内外静悄悄的,缕缕炊烟,冉冉上升;一阵阵黄米饭的香味,扑鼻而来;一场春雨过后,不违农时的农夫自然要抢墒春耕,所以“柴门”也就显得“寂寂”了。由此亦可见,“春雨”下得及时,天晴得及时,农夫抢墒也及时,不言喜雨,而喜雨之情自见。
  后两句写庭院中,水气迷蒙,宛若给庭花披上了轻纱,看不分明;山野间,“泠泠”的流水,是那么清脆悦耳;躲进巢避雨的鸟儿,又飞上枝头,吱吱喳喳,快活地唱起歌来;一个小孩走出柴门啼哭着要捕捉鸟儿玩耍。这一切正都是写春雨晴后的景色和喜雨之情。且不说蒙蒙的景色与泠泠的水声,单说树上莺。树上莺尚且如此欢腾聒噪,逗得小儿啼索不休,更可想见
 
 
创作背景
 
 
  贯休是晚唐诗僧,《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这组诗是他在农村为客时的题壁之作,此诗为其中之一,创作时间是晚春时节,具体年份不详。 
 
参考资料:完善
1、
邓光礼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363-1365
 
 
简析
 
 
  《春晚书山家》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写农家饭香扑鼻及抢墒春耕的情景;后两句写庭院中水气迷蒙,看不分明。山野间流水淙淙、莺声语语,一个小孩走出柴门啼哭着要捕捉鸟儿玩耍。全诗风格健美明快,语言清新,非常传神地写春雨晴后的景色和喜雨之情,生意盎然。
 
 
贯休
 
贯休(832~912),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593篇诗文 ► 26条名句
 
 
久别离
 李白〔唐代〕
李白〔唐代〕
别来几春未还家,玉窗五见樱桃花。
况有锦字书,开缄使人嗟。
至此肠断彼心绝。
云鬟绿鬓罢梳结,愁如回飙乱白雪。
去年寄书报阳台,今年寄书重相催。 
东风兮东风,为我吹行云使西来。
待来竟不来,落花寂寂委青苔。
 
 
 
前出塞九首·其六
 杜甫〔唐代〕
杜甫〔唐代〕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列国 一作:立国)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秋登兰山寄张五
 孟浩然〔唐代〕
孟浩然〔唐代〕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 一作 始)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沙行 一作:沙平)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洲 一作:舟)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