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三耕牛
王安石〔宋代〕
朝耕草茫茫,暮耕水潏潏。
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
自无一毛利,主有千箱实。
睆彼天上星,空名岂余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早晨耕地,眼前草茫茫一片;傍晚耕地,田里水流潺潺。
早晨耕地直到露水落下,傍晚耕地一直到月亮升起。
自己没留一丝粮食的好处,主人却有千箱万箱的粮食堆积。
看那天上明亮的星星,空有虚名,怎能和我相比?
注释
潏潏:水涌出貌。
睆:(眼睛)鼓出看。
空名:虚名。
简析
此诗通过描写农夫从早到晚的辛勤耕作,以 “自无一毛利,主有千箱实” 的对比揭露社会分配不公,借天上星的 “空名” 反衬劳动者的实干,整首诗语言质朴,于白描中见深刻批判,表达对剥削现象的批判与对虚浮虚名的不屑。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共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921篇诗文 ► 759条名句
鹧鸪天·西都作
朱敦儒〔宋代〕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券 一作:敕)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