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野行
温庭筠〔唐代〕
骑马踏烟莎,青春奈怨何。
蝶翎朝粉尽,鸦背夕阳多。
柳艳欺芳带,山愁萦翠蛾。
别情无处说,方寸是星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踏着莎草纵马散步,春景美好无奈几多愁怨!
这个时候蝶翅上的蝶粉已渐渐褪去,乌鸦背着夕阳向林中飞去。
偏偏杨柳独展妖艳让佳人心中更加忧愁,起伏的山势犹如佳人紧皱的愁眉。
心中的情愫无处诉说,两心相隔,犹如星河般遥远。
注释
莎(suō):莎草。烟莎即如烟的莎草。古汉语中“莎”字只在“莎鸡(昆虫名,俗名纺织娘)”一词中读“沙”音。
翎:即翅。
朝粉尽:傍晚时候,早晨蝶翅上的蝶粉已渐渐褪去。朝:一本作“胡”。
芳带:对佳人腰带的美称,此处喻指佳人。以人情世故而言,不宜在情绪不佳之人面前表现得过
创作背景
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以“春日行”为题材创作,始于南北朝鲍照《代春日行》,其诗云:“献岁发,吾将行。……两相思,两不知。”据此可知,此诗是为抒发离情别绪而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董乡哲·“温庭筠”诗集译意·西安:三秦出版社,2010
赏析
这首诗写景优美,像“蝶翎胡粉重,鸦背夕阳多”就是佳联名句;同时,这首诗还情义真切,歌咏出爱情的美好。
首联点明主题,写离别,写哀怨与难舍难分。在如此美丽的春天里,应该放眼远望,赏心悦目才对,诗中“踏烟莎”表明佳人低头若有所思。颔联说明悲伤的原因,单从诗句似乎看不出什么,如果将“蝶翎”“鸦背”作为自喻代入联中,就可了知其意。故其潜意即:“蝶翎(我)”今朝粉态(娇美的姿容)尽失,“鸦背(我)”已年老色衰。据此知,此联之蕴意即叹息年老色衰。颈联在描写“柳艳”胜“芳带”的景色后,以拟人手法描写远山如美女含泪皱眉,从而为下联的叙述做好了铺垫。尾联接着解释说。是因为“别情”无处诉
简析
《春日野行》是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写一位佳人在黄昏纵马散步时的所见所感,诗的前三联铺垫渲染,最后一联点出佳人的愁因,流露出惆怅低沉的情绪。这首诗既写景又抒情,情感表达层次分明,富有深意,诗中的客观景象呈现出浓重的主观色彩,具有无限情韵。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或说801、824)年—约866或说870、882年)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常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417篇诗文 ► 485条名句
放言五首·其五
白居易〔唐代〕
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
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
何须恋世常忧死,亦莫嫌身漫厌生。
生去死来都是幻,幻人哀乐系何情。
山房春事二首
岑参〔唐代〕
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
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早冬
白居易〔唐代〕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