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小重山·七夕病中

吕渭老 吕渭老〔宋代〕

半夜灯残鼠上檠。上窗风动竹,碧微明。梦魂偏记水西亭。琅玕碧,花影弄蜻蜓。
千里暮云平,南楼催上烛,晚来晴。酒阑人散斗西倾。天如水,团扇扑流萤。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半夜残烛微光摇曳,一只老鼠缓缓爬过灯架。月色微明,院内竹影随风晃动,模糊地映在窗纸上。思绪忽然飘回那年的七夕聚会。彼时傍晚,水西亭畔夕阳斜照,亭边翠竹森森,几只蜻蜓在花影间嬉戏翻飞。
迷茫夜色里,极目千里,薄云在天地相接处缓缓铺展。天色渐暗,主人忙催僮仆点上灯烛,只觉今夜天公作美,正适合观星。众人酣饮美酒,直到斗星倾斜的深夜,才陆续告辞。澄碧夜空如清水般澄澈,女子们都手执绫罗小扇,追逐扑打萤火虫。

注释
檠:灯架。
南楼:水西亭的南楼。
酒阑:谓酒筵将尽。
流萤:指飞行不定的萤火虫。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这首词创作于词人病中,恰逢七月初七七夕夜。他当夜心绪起伏,久不能寐,恍惚间入梦,竟回到水西亭旧地,仿佛又与友人相聚,共庆七夕,字里行间满是对过往的追念。

  上片先写词人清醒时的七夕夜景,以现实之静衬内心之扰。开篇“半夜灯残鼠上檠”,直接点出他辗转难眠的状态——烛火因油尽而愈发微弱,一只老鼠悄悄爬上灯架,舔舐盏中残余的灯油。这处以动态场景反衬夜的静谧,既勾勒出夏夜的清幽,更暗合了他不眠时的烦闷与空寂。随后他望向窗棂,只见“上窗风动竹,月微明”:七月上弦月的微光,将院中风吹竹动的剪影映在窗纸上,摇摇晃晃、模模糊糊,景致别致。这般景象让他浮躁的心境渐趋平和,不知不觉间坠入梦乡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此词上片先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后描写风动竹叶这样清新而略带凉意的景致,然后勾勒出一幅生动而富有诗意的梦境画面;下片将视角从梦境拉回到现实,后说深夜来临与聚会的结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离愁别绪,最末以天空如水般清澈宁静,与人们手持团扇扑捉流萤的欢快场景作结。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巧妙地将现实与梦境、孤寂与欢愉、过去与现在交织在一起,显示出诗人复杂而微妙的内心世界。

吕渭老

吕渭老

吕渭老(生卒年不详),一作吕滨老,字圣求,嘉兴(今属浙江)人。宣和、靖康年间在朝做过小官,有诗名。南渡后情况不详。赵师岌序其词云:“宣和末,有吕圣求者,以诗名,讽咏中率寓爱君忧国意。”“圣求居嘉兴,名滨老,尝位周行,归老于家。”今存《圣求词》一卷。► 140篇诗文 ► 30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范仲淹〔宋代〕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贺圣朝·留别

叶清臣 叶清臣〔宋代〕

满斟绿醑留君住。莫匆匆归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花开花谢、都来几许。且高歌休诉。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登快阁

黄庭坚 黄庭坚〔宋代〕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