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隆因犬获救
《太平广记》〔宋代〕
华隆好猎,畜一犬,号曰“的尾”,每出必从。一日,隆至江边,为大蛇围绕周身。犬遂奋而咋蛇,蛇死焉。而隆僵仆于地,不省人事。犬疾走至家,嗥吠不止。举家怪之,因随犬往,见隆闷绝委地。车载归家,二日乃苏。隆未苏之间,犬终日不食。如此爱怜,如同亲戚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华隆喜爱打猎,他饲养了一只狗,取名叫“的尾”,每次出门它一定会跟随。一天,华隆到了一江边,被一条大蛇周身围困。那条狗极力咬蛇,蛇死了。而华隆浑身僵硬地卧在地上,昏迷过去,失去了知觉。“的尾”马上跑回家,狂叫不停止。华隆的家人感到奇怪,便跟着狗一起来到了江边,看见华隆晕倒在地。用车将他载回家后,两天后才苏醒过来,在他还没有苏醒的这两天,那只狗整天都没有吃饭。华隆知道这件事了以后,对它更加爱护,无微不至,像是对待他的亲人一般。
注释
好:喜爱。
畜:饲养。
从:跟从。
为:被。
咋:咬。
仆:卧。
江城子·画楼帘幕卷新晴
卢祖皋〔宋代〕
画楼帘幕卷新晴。掩银屏,晓寒轻。坠粉飘香,日日唤愁生。暗数十年湖上路,能几度,著娉婷?
年华空自感飘零。拥春酲,对谁醒?天阔云闲,无处觅箫声。载酒买花年少事,浑不似,旧心情。
狱中寄子由二首·其一
苏轼〔宋代〕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更 一作:又)
蝶恋花·密州上元
苏轼〔宋代〕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却入 一作:乍入)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