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入山
康与之〔宋代〕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纩、麻枲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老人带领一位姓杨的人进入山中的一个大洞穴。牲口都很开心的样子,这里是一处众多居民聚居的大型村落。到了一户人家,老人对那家人说:“这个人想要到你们这里来居住,你们能容纳他吗?”穴中人回答说:“您既然带他来到这个地方,那他一定是位贤能的人。我们这里,凡是衣服、饮食、牛畜、丝绵、麻类这些东西,都不是私人所有的,是与众人共享的,所以可以住在一起。您如果真的要来,请不要携带金银珠宝等珍异物品,人们日常所用的只有柴米鱼肉,这里是不缺的。只是按人口分配土地,用来耕种或养蚕,不能从别人那里获取食物。”姓杨的人道谢并且听从了他的安排。穴中人又告诫说:“你如果来晚了,山洞就封上了。”将近
 
 
康与之
康与之字伯可,号顺庵,洛阳人,居滑州(今河南滑县)。生平未详。陶安世序其词,引与之自言:“昔在洛下,受经传于晁四丈以道,受书法于陈二丈叔易。”建炎初,高宗驻扬州,与之上《中兴十策》,名振一时。秦桧当国,附桧求进,为桧门下十客之一,监尚书六部门,专应制为歌词。绍兴十七年(1147),擢军器监,出为福建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桧死,除名编管钦州。二十八年,移雷州,再移新州牢城,卒。► 53篇诗文 ► 14条名句
 
 
青玉案·绿槐烟柳长亭路
惠洪〔宋代〕
绿槐烟柳长亭路,恨取次、分离去。日永如年愁难度。高城回首,暮云遮尽,目断人何处?(绿槐 一作:丝槐)
解鞍旅舍天将暮,暗忆叮咛千万句。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