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孤零零矗立的海中礁石上,萦绕着浓密烟霭;层层云浪散尽后,两弯淡月缓缓显现。鲛人趁夜前往骊宫,采集如清泪般的龙涎香。海风推送竹筏,随海潮渐漂渐远;夜阑人静时,龙涎香拌着蔷薇清露细细研磨,制成心字篆香,教人凄然魂断。龙涎香装入红瓷盒中以文火烘焙,又被巧制成精巧的指环。点燃时一缕翠色烟霭萦绕帘幕,恰似海天间的云气。
暗自回想往昔,她曾有多少回娇憨任性,特意喝得半醉半醒,轻轻将灯花剪得粉碎。更有故乡的溪山之间,漫舞着轻柔雪花,我们将小窗一关,那份情味,真教人沉醉甘甜。如今,我恰似荀令年老,早已忘却当年酒宴上的温馨与缠绵。徒然珍惜当年留存的余香,只好将素色锦被铺在空荡的熏
龙涎香实为海洋中抹香鲸肠道的分泌物,并非传说中龙吐涎凝结而成。抹香鲸属海洋鲸类,体长可达五六丈,鼻孔生在头顶,时常浮出水面喷出水柱,古人因之将其想象为龙,相传其上空有云气环绕守护。“孤峤蟠烟,层涛蜕月,骊宫夜采铅水”三句,描绘出词人对龙涎香产地,以及鲛人前往海上采集龙涎香情景的想象。“孤峤”实际上指传说中龙所盘踞的海中巨大礁石,令人不禁生出奇幻的联想。至于“蟠烟”二字所写的萦绕云烟,便是传说中所谓的“上有云气罩护”,而王沂孙在“烟”字前用一“蟠”字,实则联想到龙蛇这类生物的“蟠”踞之态。仅这短短四字,王沂孙便勾勒出龙涎香的产地,以及海上礁石的奇妙景象。次句“层涛蜕月”,则是描写鲛人夜
南宋灭亡后,元朝总管江南浮屠的僧人杨琏真伽,盗发在会稽的南宋帝后陵墓。为了沥取水银,竟将宋理宗尸倒悬于树间,惨状不忍目睹,后又把他的骨头遗弃在草丛之中。有唐珏、林景熙等义士,闻听这个消息悲愤异常,邀集乡人,收拾帝后遗骸埋葬。唐珏、王沂孙等人结社填词,抒发亡国之痛,此词即为其中之一。
参考资料:完善
戎州登临胜景,未尝不歌渔父家风,以谢江山。门生请问:先生家风如何?为拟金华道人作此章。
一波才动万波随,蓑笠一钩丝。金鳞正在深处,千尺也须垂。
吞又吐,信还疑,上钩迟。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