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判阁下:比奉书,即蒙宠答,以感以怍。且承访以所闻,何阁下逮下之周也!
尝以谓方今之所以穷空,不独费出之无节,又失所以生财之道故也。富其家者资之国,富其国者资之天下,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盖为家者,不为其子生财,有父之严而子富焉,则何求而不得?今阖门而与其子市,而门之外莫入焉,虽尽得子之财,犹不富也。盖近世之言利虽善矣,皆有国者资天下之术耳,直相市于门之内而已。此其所以困与?在阁下之明,宜已尽知,当患不得为耳。不得为,则尚何赖于不肖者之言耶?
今岁东南饥馑如此,汴水又绝,其经画固劳心。私窃度之,京师兵食宜窘,薪刍百谷之价亦必踊,以谓宜料畿兵之驽怯者,就食诸郡,可以舒漕挽之急。古人论天下之兵,以为犹人之血脉,不及则枯,聚则疽,分使就食,亦血脉流通之势也。傥可上闻行之否?
译文
运判阁下:近来收到您的书信,就蒙您给予答复,我因此感动又惭愧。并且承蒙您拿所听到的事来询问我,您对待下属是多么周到啊!
曾经认为当今之所以穷困空虚,不只是因为支出没有节制,还失去了生财之道。使家庭富裕要借助国家的财富,使国家富裕要借助天下的财富,想要使天下富裕,就要借助天地间的资源。如此,治理家庭的人,不是为子女创造财富,只要有父亲的威严而子女能富有,那么想要什么得不到呢?现在关起门来和子女做买卖,而门外的人进不来,即使把子女的财富都得到,还是不富裕。近世谈论获利的方法虽然好,都是君主搜刮天下百姓的手段罢了,只是在门内相互交易而已。这就是穷困的原因吗?
《与马运判书》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给马遵的一篇回信。庆历六、七年间,发生旱灾,汴水干涸,东南各地饥荒严重。而国家财政也相当拮据,不利于解决因灾荒引发的各种困难。面对上司马遵的询问,王安石在信中分析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