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稻
李觏〔宋代〕
朝阳过山来,下田犹露湿。
饷妇念儿啼,逢人不敢立。
青黄先后收,断折僵偻拾。
鸟鼠满官仓,于今又租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朝阳越过山头升起,下田时露水依然沾湿衣襟。
送饭的妇人惦记幼儿啼哭,途中遇见他人也不敢停留伫立。
成熟的作物青黄相间先后收割,断折的禾穗弯腰一一拾取。
官仓里早已堆满粮食喂饱鸟鼠,如今又要将新租粮送进去。
注释
青黄:此处指作物。
官仓:官府的仓廪。
简析
此诗语言平实质朴,通过描绘农民晨露下田、饷妇念子急行、弯腰捡拾断穗的劳作场景,揭露出官府赋税苛重、盘剥百姓的社会现实,倾诉农家生存之艰与制度剥削之痛,叙事中藏血泪控诉,以小见大凸显底层悲辛与社会矛盾。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78篇诗文 ► 47条名句
严先生祠堂记
范仲淹〔宋代〕
先生,汉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乘六龙,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节高之。既而动星象,归江湖,得圣人之清。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惟光武以礼下之。
在《蛊》之上九,众方有为,而独“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先生以之。在《屯》之初九,阳德方亨,而能“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光武以之。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
仲淹来守是邦,始构堂而奠焉,乃复为其后者四家,以奉祠事。又从而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