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晚桃
刘长卿〔唐代〕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然。
宁知地势下,遂使春风偏。
此意颇堪惜,无言谁为传。
过时君未赏,空媚幽林前。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四月山间的河流清澈见底,山上的桃花才将要开放。
哪里知道桃树长在地势偏下的地方,于是春风就偏往河边吹。
此惺惺相惜的情谊十分值得珍惜,但这无声的情谊谁来替你们传达。
过段时间若无人欣赏,就白白在这山间幽林处独自绽放。
注释
礼部侍郎:礼部副长官,掌贡举。
堪惜:爱惜。
简析
《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晚桃》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写四月时节,深涧底部的桃花刚刚绽放,生机勃勃、春意盎然;颔联感慨桃花地势低洼,但仍得到春风的特别眷顾;颈联写桃花与春风“惺惺相惜”,但两者的情谊无声无言;尾联说当桃花盛开时,若无人前来欣赏,它们便只能孤独地在幽林前绽放,最终凋零,徒留遗憾。这首诗以四月深涧中的桃花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赏爱之情;他亦是以此自喻,有渴望得到“春风”援引和赏识之意。
刘长卿
刘长(zhǎng )卿(约726年-789或790年),字文房,世称刘随州,宣城(今属安徽)人,一说河间(今属河北)人,唐代诗人。玄宗天宝八载(749年)登进士第,释褐任陈留浚仪县尉。安史之乱起,南奔流落江南,至德元载(756年)被采访使李希言任为长洲县尉。至德二载(757年)冬被谤陷狱,十二月遇赦,摄海盐令。因冤情未雪,被贬南巴尉。约大历三年(768年),前后任鄂岳转运判官。大历九年(774年),因拒绝观察使吴仲孺截留财赋,反被诬为贪赃,罢官后居义兴,后贬任睦州长史。建中元年(780年),任随州(今属湖北)刺史,世称刘随州。两年后因李希烈叛乱,弃官避地淮南、吴越,几年后去世。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自诩为“五言长城”。► 522篇诗文 ► 137条名句
小石潭记
柳宗元〔唐代〕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珮 一作:佩)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下澈 一作:下彻)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感遇十二首·其七
张九龄〔唐代〕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对雪
杜甫〔唐代〕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