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晋代王羲之,字逸少,是王旷的儿子。七岁时就擅长书法。十二岁时,他在父亲的枕头里发现前代人写的《笔说》,便偷偷拿出来阅读。父亲问:“你为何偷取我秘藏的东西?” 王羲之笑而不答。母亲说:“他是在看用笔的方法。” 父亲见他年纪小,担心他不能保守秘密,便对王羲之说:“等你成年后,我再教你。” 王羲之连忙下拜请求:“现在就让我学习吧,倘若等到成年,恐怕会埋没我幼年的才华。” 父亲很高兴,于是将《笔说》交给了他。不到一个月,王羲之的书法便大有长进。卫夫人见到后,对太常王策说:“这孩子一定掌握了用笔的秘诀,最近看他的字,已有老成的智慧。”(卫夫人)流泪说:“这孩子将来的成就必定会超
本篇短文出自《太平广记》,典故揭示了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仅是依靠他的天赋,更重要的是依靠他后天的努力的道理。王羲之不仅天赋特异,而且刻苦磨练,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之说。可见,这“入木三分”的成就,是来自于天赋和后天的功夫的。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间。(田间 一作:田园)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