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从军诗五首·其三

王粲 王粲〔两汉〕

从军征遐路,讨彼东南夷。
方舟顺广川,薄暮未安坻。
白日半西山,桑梓有余晖。
蟋蟀夹岸鸣,孤鸟翩翩飞。
征夫心多怀,恻怆令吾悲。
下船登高防,草露沾我衣。
回身赴床寝,此愁当告谁。
身服干戈事,岂得念所私。
即戎有授命,兹理不可违。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随军千里去征战,讨伐那盘踞东南的孙权。
船船相并沿着大江而下,夜晚将至还未抵岸。
眼前太阳半落西山,林梢上尽是夕阳的余晖。
两岸的蟋蟀声此起彼落,江上的孤鸟翩翩飞翔。
征夫的心中有所思念,凄凄怆怆让我哀伤。
走下战船登上那高处的阵地,草叶上的夕露沾湿了衣衫。
回身赴帐上床休息,我心中的苦闷诉给何人。
既然自己已参加了战斗,怎么能时时挂念一己之私。
作战中随时献出生命,这种道理怎可违背!

注释
遐(xiá):远。
东南夷:此处指孙权。
方舟:两船并行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开篇二句“从军征遐路,讨彼东南夷”,点明从军远征的目的。作者是个胸怀大志的人,这次出征无疑为他提供了一个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因此,他对这次从军出征抱有很大的希望。一个“遐”字、一个“讨”字,写出了这次出征的浩浩荡荡、堂堂正正,显现了诗人内心的艰巨感和自豪感,从而为作品奠定了一个慷慨激昂的基调,并成为全诗的主旋律。

  然而诗人并没有立即从正面抒写自己的豪情壮志及令人神往的战斗生活,而是笔锋一转,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沿途的景物。“方舟顺广川,薄暮未安坻。”这二句既写出了从军生活的紧张气氛,又写出了因离家愈来愈远而产生的一种惆怅感。“白日半西山,桑梓有余晖”,既是眼前的实景,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建安二十一年(216)十月,曹操南征孙权,王粲从征。组诗中第二首及以下三首都作于大军南征途中,此诗为组诗中第三首。

参考资料:完善

1、 夏传才主编;张蕾校注·《王粲集校注》:河北教育出版社,2013.06

简析

  《从军诗五首·其三》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描述东征路上的军旅生活,征途艰苦,心情悲怆;但是将士们皆能为国事忘“所私”,把授命捐躯视为不可违逆之理。这首诗体现出慷慨悲凉的建安特色,其以简洁、朴实的语言,形象地勾画出思妇与游子悲怆难抑的情态,但在国事与家事、事业与私情的天平上,诗人作了理智的抉择。

王粲

王粲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郡高平(今山东微山)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由于其文才出众,被称为“七子之冠冕”。初仕刘表,后归曹操。► 39篇诗文 ► 150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讽谏诗

韦孟 韦孟〔两汉〕

  肃肃我祖,国自豕韦,黼衣朱绂,四牡龙旂。彤弓斯征,抚宁遐荒,总齐群邦,以翼大商,迭披大彭,勋绩惟光。至于有周,历世会同。王赧听谮,实绝我邦。我邦既绝,厥政斯逸,赏罚之行,非由王室。庶尹群后,靡扶靡卫,五服崩离,宗周以队。我祖斯微,迁于彭城,在予小子,勤诶厥生,厄此嫚秦,耒耜以耕。悠悠嫚秦,上天不宁,乃眷南顾,授汉于京。

  于赫有汉,四方是征,靡适不怀,万国逌平。乃命厥弟,建侯于楚,俾我小臣,惟傅是辅。兢兢元王,恭俭净一,惠此黎民,纳彼辅弼。飨国渐世,垂烈于后,乃及夷王,克奉厥绪。咨命不永,唯王统祀,左右陪臣,此惟皇士。

  如何我王,不思守保,不惟履冰,以继祖考!邦事是废,逸游是娱,犬马繇繇,是放是驱。务彼鸟兽,忽此稼苗,烝民以匮,我王以愉。所弘非德,所亲非俊,唯囿是恢,唯谀是信。睮睮谄夫,咢咢黄发,如何我王,曾不是察!既藐下臣,追欲从逸,嫚彼显祖,轻兹削黜。

  嗟嗟我王,汉之睦亲,曾不夙夜,以休令闻!穆穆天子,临尔下土,明明群司,执宪靡顾。正遐由近,殆其怙兹,嗟嗟我王,曷不此思!

  非思非鉴,嗣其罔则,弥弥其失,岌岌其国。致冰匪霜,致队靡嫚,瞻惟我王,昔靡不练。兴国救颠,孰违悔过,追思黄发,秦缪以霸。岁月其徂,年其逮耇,于昔君子,庶显于后。我王如何,曾不斯觉!黄发不近,胡不时监!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别诗

应玚 应玚〔两汉〕

朝云浮四海,日暮归故山。
行役怀旧土,悲思不能言。
悠悠涉千里,未知何时旋。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新序·刺奢(节选)

刘向 刘向〔两汉〕

  士尹池为荆使于宋,司城子罕止。而觞之。南家之墙拥于前而不直,西家之潦经其宫而不止。士尹池问其故,司城子罕曰:“南家,工人也,为。鞔者也。吾将徙之,其父曰:‘吾恃为鞔,已食三世矣。今徙,是宋邦之求鞔者,不知吾处也,吾将不食。愿相国之忧吾不食也。’为是故吾不徙。西家高,吾宫卑,潦之经吾宫也利,为是故不禁也。”士尹 池归,荆适兴兵。欲攻宋。士尹池谏于王曰:“宋不可攻也,其主贤,其相仁。贤者得民,仁者能用人。攻之无功,为天下笑。”楚释宋而攻郑。孔子闻。之曰:“夫修之于庙堂之上,而折冲于千里之外者,司城子罕之谓也。”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