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置酒
宋祁〔宋代〕
秋晚佳晨重物华,高台复帐驻吹笳。
遨欢任落风前帽,促饮争吹酒上花。
溪态澄明初雨毕,日痕清淡不成霞。
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特别看重这晚秋九月九美好早晨的风物清嘉,命人在高台上张起双重帷幕,让乐队奏响动听的琴瑟琵琶。
寻求欢畅任随帽子在风中掉落,彼此劝酒争吹杯里的菊花。
雨后溪水的形态多么澄净空明,初晴的淡淡日光不能映成彩霞。
我这白头太守真是过份痴愚,指望避邪把茱萸插满了鬓发。
注释
九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置酒:安排酒宴。
物华:自然景物。
复帐:双重的帷帐。
驻:驻留。
鸣笳(jiā):泛指奏乐。笳,胡笳,古管乐器名,汉时流行于西域一带少数民族间,初卷芦叶吹之,与乐器相和,后以竹为
创作背景
宋祁晚年外放,历知寿、陈、许、亳、成德、定、益、郑等军州。诗人平生喜宾客,好游宴,尚奢华,但他却能以坦荡的胸襟、豁达的态度,来对待宦海的沉浮,这首诗即作于一次宴会后。体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
参考资料:完善
1、
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68-69
简析
《九日置酒》是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前半部分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当前重阳的良辰美景,设帐宴客、音乐大作的盛况,以及宴席上宾主相得,竞享欢乐的热闹场景。其间化用孟嘉落帽典故,显示出诗人一派洒落的风致。五、六句绘出雨后水天空明澄净的情景,也见出诗人的雅赏。末二句写出诗人鬓发虽白,却满怀着对生活的热爱。全诗风格豪健爽朗,俊逸流畅,富有生活情趣。
赏析
近人陈衍说:“九日登高,不作感慨语,似只有此诗。”(《宋诗精华录》)评价得很好。
诗的首联破题。起句点明节令,音调高扬。绚丽的物华,宜人的秋色,令诗人为之神驰。一个“重”字流露出诗人流连光景之意,领起全诗。同样写秋晨,则“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赵嘏《长安秋望》),有送目伤秋之愁;“白雁南飞天欲霜,萧萧风雨又重阳”(鲁渊《重九》),则有去国怀乡之思。而宋祁此句,不作愁语,气局一新。这也是诗人境遇气质使然。
次句由“重”字引出。“高台复帐驻鸣茄”,气派十足。又是“高台”,又是“复帐”,又是“鸣茄”,其场面之阔绰,气氛之热烈,历历如绘。这
宋祁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学家。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1697篇诗文 ► 40条名句
燕山亭·北行见杏花
赵佶〔宋代〕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闲院 一作:问院)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登岳阳楼二首
陈与义〔宋代〕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
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
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
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