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金陵驿二首

文天祥 文天祥〔宋代〕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万里金瓯失壮图,衮衣颠倒落泥涂。
空流杜宇声中血,半脱骊龙颔下须。
老去秋风吹我恶,梦回寒月照人孤。
千年成败俱尘土,消得人间说丈夫。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夕阳落照之下,昔日的行宫已经长满了荒草;我像一片孤独的浮云,漂泊无依,又能依靠谁呢?
山河风景原本和从前没什么不同,可城郭依旧,城中的百姓却已大半不是原来的模样。
满地的芦花像我一样日渐苍老,昔日王谢堂前的燕子,如今又能傍着谁飞翔呢?
从今往后,我就要告别这江南的路了;即便身死,也要化作啼血的杜鹃,带着赤诚的忠魂归来!

万里江山如完整的金瓯,却已失去了复兴的壮志宏图;帝王的衮龙礼服被颠倒践踏,落入了泥泞之中。
徒然像杜鹃鸟般在啼鸣中泣血,又像从骊龙颔下惊险挣脱,却只保住半缕龙须。
年老体衰,萧瑟秋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第一首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夕阳西沉的光影里,当年金璧辉煌的皇帝行宫,早已被荒草层层覆盖,残破景象令人不忍细看。虽不忍细看,却又舍不得离去,因为这里是百年故国的遗迹,是大宋政权的象征,望见它,仿佛就能看见曾为之效力的亲人和奔走辅佐的君王。“草合离宫” 与 “孤云漂泊” 两两相对,道尽国家与个人的双重不幸,也奠定了国家存亡与个人命运紧密相连的情感基调。

  “转夕晖” 的 “转” 字用得精妙至极,尽显这位状元宰相的艺术功底:先以夕阳缓缓西沉、渐渐落下的 “动”,反衬诗人久久凝望、深深思索的 “静”;继而又与 “孤云飘泊复何依” 相呼应,勾起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组诗写于祥兴元年(1278年)文天祥被俘后,第二年(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押赴元大都(今北京)途径金陵(今南京)时所作。诗人战败不幸被俘,在被押送途中经过旧地,抚今思昨,触景生情,留下了这两首诗篇。

参考资料:完善

1、 缪越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
2、 夏延章·文天祥诗文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94

简析

  《金陵驿二首》是一组七言律诗。第一首从景物写起,运用象征和对比的手法,抒写诗人的亡国之痛和殉国之志;第二首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黍离之悲,并告诫自己,在生死关头要以大丈夫自勉。全诗巧妙化用前人成语旧句,描写婉曲,风格悲壮,用典贴切,语言精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文天祥

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1023篇诗文 ► 197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淮村兵后

戴复古 戴复古〔宋代〕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醉落魄·席上呈元素

苏轼 苏轼〔宋代〕

分携如昨。人生到处萍飘泊。偶然相聚还离索。多病多愁,须信从来错。
尊前一笑休辞却。天涯同是伤沦落。故山犹负平生约。西望峨嵋,长羡归飞鹤。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黄庭坚 黄庭坚〔宋代〕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