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夜泊牛口

苏轼 苏轼〔宋代〕

日落红雾生,系舟宿牛口。
居民偶相聚,三四依古柳。
负薪出深谷,见客喜且售。
煮蔬为夜餐,安识肉与酒。
朔风吹茅屋,破壁见星斗。
儿女自咿嚘,亦足乐且久。
人生本无事,苦为世味诱。
富贵耀吾前,贫贱独难守。
谁知深山子,甘与麋鹿友。
置身落蛮荒,生意不自陋。
今予独何者,汲汲强奔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日落时分,红霞满天,系住船只,打算在牛口过夜。
路边古柳下,三三两两的居民倚着古柳,悠闲地聊着天。
砍柴归来的山民看到我们,高兴地向我们兜售刚从山上背下来的柴禾。
这里民风淳朴,百姓生活简单,他们熬煮蔬菜作为晚餐,并不吃酒肉。
人们住在破茅屋里,从屋顶看出去,北风吹动,漫天星斗。
旁边,孩子们在开心地数着星星,大人们无不感到快乐与长久。
人生本来应该像他们这样悠闲度过,可我却不得不汲汲奔走。
尘世的富贵在前方或隐或现,仿佛在向我招手,对我来说安于贫贱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若不是亲眼所见,有谁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宋嘉祐四年(1059年)冬,诗人跟随父亲第二次入京的路上,途经三峡牛口,根据所见所闻创作此诗。

简析

  《夜泊牛口》是一首五言古诗。日落时分,红雾缭绕,诗人泊舟于牛口,偶遇当地居民三两成群,写出他们质朴无华、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诗人借此对比,感叹人生本无需太多纷扰,往往被世俗的富贵所诱惑,贫贱却难以坚守本心,他赞叹深山居民即便身处蛮荒,也能自得其乐、不以为陋,反躬自省自己为何汲汲于名利,奔波不停。在诗人的笔下,乡村虽然潦倒贫穷,却呈现出一种清贫恬静的田园生活氛围。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与父苏洵、弟苏辙三人并称“三苏”。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3781篇诗文 ► 4823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卜算子·兰

曹组 曹组〔宋代〕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刘过 刘过〔宋代〕

安远楼小集,侑觞歌板之姬黄其姓者,乞词于龙洲道人,为赋此《唐多令》。同柳阜之、刘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孟容。时八月五日也。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今在否一作:曾到否;终不似 一作:终不是)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双双燕·咏燕

史达祖 史达祖〔宋代〕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
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