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畿·君既为侬死
佚名〔南北朝〕
华山畿,华山畿,
君既为侬死,独生为谁施?
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华山畿啊,华山畿,
你既然已经为了我死,我独自一人又怎会苟活?
若你可怜我此时的处境,就将棺木为我打开吧,我愿意陪伴你共赴黄泉。
注释
《华山畿》现存二十五首,属"清商曲辞·吴声歌曲"。这里所选的为第一首,据《古今乐录》,写华山附近一对青年男女的殉情悲剧。华山,在今江苏句容市北。畿,山边。
侬:我,吴地方言。
为谁施:为谁而活下去。施,施用。
欢:对情人的爱称。
创作背景
《华山畿》是南朝时流行在长江下游的汉族民歌。相传当时有个女子,在哀悼为她殉情而死的恋人时,唱了一首歌。歌的开头一句便是这句惊风雨、泣鬼神的“华山畿”,后来用它作为歌调的名称。《乐府诗集》中共二十五首以此为名的歌曲。
简析
《华山畿·君既为侬死》是一首民歌。此歌开篇的反复吟唱像是一种深情的呼唤;接着两句诗直接而深刻地表达了女子的悲痛与无奈,更透露出一种生死相随的决绝;末两句诗将情感推向高潮,这种对爱情的执着与追求,让人动容。整首诗歌以华山为背景,形成一个完整的情感链条,述说了一段生死相许的爱情故事,让人感受到那份超越生死的爱情力量。
盲人摸象
《大般涅盘经》〔南北朝〕
昔印度有瞽者四,相友善。然各自命为智者,人亦因以智者目之。一日,四瞽者立谈道左,有声跫然而至,询诸人,知其为象也。其一人日:“象之形究何若,吾辈向者徒事臆测,今日可实验而知矣。”众皆日:“善。”于是相继而至象前,扪其体以测其形。四瞽者:一长而伟,立于象侧,扪其身,上下左右,摩挲殆遍,觉坦然一片也。一短而小,拊象之足。第三人握象鼻。第四人仅触象齿。既而各举象之形以相告。长而伟者曰:“象之形殆如墙,广而平,岸然而高者也。”短小者进而斥之日:“象之体若树干。汝以为墙,不亦谬乎!”第三人曰:“象之形,非墙非树,有类水管。”第四人前致词:“汝三人何其各逞己见,而比拟不伦也!夫象,其润如玉,触手可爱,直一长梃耳。”四瞽争辩,纷呶不已,旁观者皆大笑。
别范安成
沈约〔南北朝〕
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
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
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
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
芳树
李爽〔南北朝〕
芳树千株发,摇荡三阳时。
气软来风易,枝繁度鸟迟。
春至花如锦,夏近叶成帷。
欲寄边城客,路远谁能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