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苏轼 苏轼〔宋代〕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
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
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
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十天来因春寒不曾出门,竟没察觉江边的柳树已轻拂着村落。
隐约听到尚有薄冰的溪谷里,传来潺潺的流水声;新生的青草肆意生长,完全遮盖了旧草被野火烧过的痕迹。
几亩荒芜的园子里,友人挽留我暂住;半瓶浑浊的米酒,他们正等着为我温热。
回想去年今日,我还跋涉在前往黄州的关山道路中,细雨里的梅花绽放着,那时的我正满心凄苦,愁绪难断。

注释
岐亭:在今湖北麻城西南,苏轼在黄州期间时常往游。
潘、古、郭:苏轼黄州新友,指潘大临(一说为潘丙,大临之叔)、郭遘、古耕道三人。
女王城:《东坡志林》卷四《黄州隋永安郡》条:“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首联写春日来得格外迅疾,因 “春寒” 料峭,不过十日未曾出门,江边柳树却已满是嫩绿。“江柳已摇村” 中 “摇” 字极为生动,鲜活勾勒出春风轻拂、江柳摇曳的姿态。

  颔联进一步刻画春日景致。关于 “决决”,卢纶在《山店》中写下 “决决溪泉到处闻” 的诗句;关于 “冰谷”,柳宗元《晋问》有 “雪山冰谷之积,观者胆掉” 之语。谷中尚残留冰块,可见此时尚是早春。早春时节溪流纤细,故用 “稍闻” 二字修饰,用词极为精准。“青青” 是新生野草的色泽,后句写青青新草覆盖了旧日烧荒的痕迹,“尽放” 二字,更让早春的生机扑面而来。

  颈联描写潘、古、郭三人设宴为苏轼饯行。“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赴黄州贬所途中,过春风岭,正是梅花凋谢的时候,曾作《梅花二首》;过岐亭,遇故友陈慥。这次去岐亭访陈慥,正好时隔一年,景色依旧,想到前一年的凄凉境况,苏轼感慨万端,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篇。

参考资料:完善

1、 霍松林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

简析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是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写了初春种种景象,有声有色,纯是乡野风光;同时在日常生活情形的叙述中,表现了贬斥生涯里友情带给诗人的温暖;篇末回忆去年贬来黄州途中“细雨梅花正断魂”的况味,痛定思痛,于平静中透出辛酸。全诗自然天成,情意深厚,有天机自得之妙。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与父苏洵、弟苏辙三人并称“三苏”。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3787篇诗文 ► 4824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苏轼 苏轼〔宋代〕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诉衷情·眉意

欧阳修 欧阳修〔宋代〕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约客

赵师秀 赵师秀〔宋代〕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