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遥过清江引·有意送春归
薛昂夫〔元代〕
有意送春归,无计留春住。明年又着来,何似休归去。桃花也解愁,点点飘红玉。目断楚天遥,不见春归路。
春若有情春更苦,暗里韶光度。夕阳山外山,春水渡傍渡,不知那答儿是春住处?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本想送春归去,却终究留不住它的脚步。既然明年春天仍会归来,倒不如今年就别让它走了。桃花似也懂我的愁绪,纷纷扬扬落下,宛若红玉遍洒。我望断遥远的楚天,却始终看不见春归的路途。
春天若真有情怀,想必也会满心愁苦——时光正悄然流逝。夕阳已沉至山后,春水正漫过茫茫渡口。可我终究不知,春天的住处究竟在何方?
注释
双调:宫调名,属北曲十七宫调之一,是元曲常用的宫调。
楚天遥过清江引:为双调带过曲,由《楚天遥》与《清江引》两个曲牌组成。
“无计”句:语出南唐冯延巳《鹊踏枝》词:“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创作背景
薛昂夫生活于元代中期。这支曲子当为送别友人而作。送别对象与创作时间已难以考证,可能与另一首《楚天遥过清江引》(屈指数春来)作于同时。友人离别,作者想挽留友人,但就像春天无法挽留一样,因此他伤春又伤别,写下这支曲子。
参考资料:完善
1、
李雁 吴冰沁.元散曲经典品读.北京:蓝天出版社,2015:110-112
简析
此曲上叠用《楚天遥》曲牌,写送春情景,在迷惘、失落之中,包含着对春天的追求;下叠用《清江引》曲牌,接起上叠歇拍,续写别后情景。全曲意境凄美悠远,情景交融、韵味深厚;其化用前人诗词,抒发了词人的伤春惜春之情,同时蕴含着激人惜时之意,堪称曲家伤春之绝唱。
赏析
薛昂夫所作这组双调带过曲,以五七言句法为主,化用前人诗词意象,既抒发了伤春惜春的悲切情愫,又暗含劝人惜时的深意。
上叠采用《楚天遥》曲牌,描摹送春场景,此部分脱胎于宋僧仲皎的《卜算子・送春》。开篇“有意送春归,无计留春住”二句,直抒送春与惜春的矛盾心绪——春既将去,既无法挽留,便只能郑重相送,“有意”二字恰恰道出这份不舍中的郑重。临别之际,怅然之念又生:“明年又着来,何似休归去。”明知春日来年仍会重返,却仍盼它暂留不去,这份痴念春日无从回应,唯见“桃花也解愁,点点飘红玉”。桃花仿佛通晓伤春之恨,红白花瓣簌簌飘落,宛如垂泪,是桃花之泪还是春日之泪,朦胧难辨,勾勒出凄美感
薛昂夫
薛昂夫(1267—1359) 元代散曲家。回鹘(即今维吾尔族)人。原名薛超吾,以第一字为姓。先世内迁,居怀孟路(治所在今河南沁阳)。祖、父皆封覃国公。汉姓为马,又字九皋,故亦称马昂夫、马九皋。据赵孟頫《薛昂夫诗集序》(《松雪斋文集》),他曾执弟子礼于刘辰翁(1234~1297)门下,约可推知他生年约在元初至元年间。历官江西省令史,佥典瑞院事、太平路总管、衢州路总管等职。薛昂夫善篆书,有诗名,诗集已佚。诗作存于《皇元风雅后集》、《元诗选》等集中。► 30篇诗文 ► 62条名句
中吕·朝天曲
张养浩〔元代〕
柳堤,竹溪,日影筛金翠。杖藜徐步近钓矶,看鸥鹭闲游戏。农父渔翁,贪营活计,不知他在图画里。对着这般景致,坐的,便无酒也令人醉。
山坡羊·骊山怀古
张养浩〔元代〕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