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唐代〕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官场上的失意和寄居他乡的忧思一起涌上心头,阳春二月的景象也好像到了寒秋一样,令人心意凄迷。
山城的雨后,百花凋零。榕树叶落满庭院,黄莺的啼叫也显得十分嘈杂。
注释
榕:常绿乔木,有气根,树茎粗大,枝叶繁盛。产于广东、广西等省。
宦(huàn)情:做官的情怀。
羁思(sì):客居他乡的思绪。
凄凄:形容悲伤难过。
春半:春季二月。
迷:凄迷。
山城:这里指柳州。
尽:凋零。
榕叶满庭莺乱啼:借景讽刺当时把持朝政的守旧派人物。
赏析
这首诗写于柳州刺史任上。时当二月,又处南方温热地带,柳州早已是百花盛开、春色满园了。可是一场意外的暴风雨却洗劫了百花,送走了春色。这在过着谪居生活的诗人来说,无疑是一种精神打击。本来他还可以寄情景物,排遣内心忧怨的,而现实竟是这样冷酷无情!哀凉的心绪触发了他的诗思。
诗作开篇就直抒内心情感。“宦情” 和 “羁思” 之间,本就存在天然关联。常年在外为官,远离家乡与亲人,旅途漂泊的艰难,离别亲友的哀怨,怎能不令人触动心怀?又屡次遭遇贬谪,这种心境自然越发沉重。“共凄凄” 三个字,真切展现出作者此时的特殊心境。“宦情” 的苦楚与 “羁思” 的深厚交织,不断叩击着诗人的心扉。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柳州刺史任上,具体年份难以确定。永贞元年(805年),柳宗元参与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元和十年(815年)三月, 柳宗元再次被贬,担任柳州刺史,同年六月到达。柳州处荒僻之地,气候远异于北方。诗人在其中某一年的二月创作这首诗歌以抒发怀抱。
参考资料:完善
1、
施子愉. 柳宗元年谱[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期):91-154.
2、
王松龄 杨立扬 等·柳宗元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
3、
陆坚 .中国咏物诗选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0年03月第1版 :122-123 .
简析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直抒胸臆,宦情、羁思交织在一起,极言意绪的迷乱烦恼;后两句偏重叙事描写,是诗人心烦意乱精神状态的外化。诗中通过描述柳州景色,来抒发诗人心中的惆怅和不满。全诗情思哀婉,构思巧妙,诗意曲折,余意无穷。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郡(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芮城一带)人,出身河东柳氏,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章的成就大于诗作。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被推为“游记之祖”。著有《河东先生集》。► 240篇诗文 ► 1926条名句
蜀葵花歌
岑参〔唐代〕
昨日一花开,今日一花开。
今日花正好,昨日花已老。
始知人老不如花,可惜落花君莫扫。
人生不得长少年,莫惜床头沽酒钱。
请君有钱向酒家,君不见,蜀葵花。
潜别离
白居易〔唐代〕
不得哭,潜别离。
不得语,暗相思。
两心之外无人知。
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舂断连理枝。(舂断 一作:春断)
河水虽浊有清日,乌头虽黑有白时。
唯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