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望湖楼屋下有流水淙淙;隔着楼顶望去,可以看到青山蜿蜒。楼面湖而筑,门窗开处,千顷平静似镜的西湖皆入眼中,水光掩映之下,使楼内满室生寒。南高峰云起尚未落雨,北高峰云散初露晴天,这景致仿佛大笔挥洒在青天之间。从望湖楼上可以低首远望远处古老的城墙,那窗外的栏干,挡不住我的视线。
那些骑在铺着绣鞍的俊马上的游客们,从绿水青山中尽兴返回,到“望湖楼”时刚好日至正午。在等候午餐之间,有人信手翻阅起随身所带的书本。不知不觉中已临近黄昏,从楼上观赏到落日余晖。那时候湖面上已经没有了游船。当蛾眉月升起之时,它似乎是挂在楼门帘边的银钩一般,更显得湖山如画般清新可爱。当远处隐隐约约
朱祖谋笺:《癸卯杂识》:魏峻,字高叔,号方泉,娶赵氏,乃穆陵亲姊,四郡主也。此词作于公元1246年(淳祐六年),根据夏承焘《吴梦窗系年》,当时吴文英四十七岁。《吴郡志》:魏峻本年三月,自知平江除刑部侍郎,还朝而卒。
参考资料:完善
“屋下”两句,点明“望湖楼”是座傍山依水的建筑物。楼宇挑出水面,所以“屋下半”有“流水”淙淙;隔着楼顶望去,可以看到青山蜿蜓。“当心”两句,“当心”应作“赏心”。此言是楼面湖而筑,门窗开处,千顷平静似镜的湖水皆入眼中,水光掩映之下,使楼内满室生寒,真是“水光潋滟晴方好”,使人见后赏心悦目。“云起”三句,写远眺。此言如果湖对面的南高峰上罩上了黑云,那末这儿一时半刻还不致会有雨;又如果是楼后面的北高峰上云雾收敛的话,那末这里也就会马上会转晴了。据此,望湖楼应在北高峰前的西湖北面。又看那云来云去,以天作纸,以云作画,像是有一个大手笔在用一支“健笔”着意地挥洒。“俯瞰”两句,形容楼之高。此言
《水调歌头·赋魏方泉望湖楼》是宋代词人吴文英所作的一首词。此词写登楼以望西湖胜景。上片写楼周围最有特色的自然风光,或湖光,或山色,简练明快;下片写人的活动:或是楼中人下朝后的闲散,或是楼外人傍晚时的雅致,相映成趣。结拍以尘世来作对照,意在更鲜明地突出望湖楼主人的超脱。词人从楼上远眺湖水青山,境界开阔,气象万千,大笔浓墨,尽情濡染。这首词以其豪放词风而在梦窗集中独具一格并得以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