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三十八首·其十七
陈子昂〔唐代〕
幽居观天运,悠悠念群生。
终古代兴没,豪圣莫能争。
三季沦周赧,七雄灭秦嬴。
复闻赤精子,提剑入咸京。
炎光既无象,晋虏复纵横。
尧禹道已昧,昏虐势方行。
岂无当世雄,天道与胡兵。
咄咄安可言,时醉而未醒。
仲尼溺东鲁,伯阳遁西溟。
大运自古来,旅人胡叹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隐居独处观察天命运遇,想着历史长河中的悠悠众生。
自古以来朝代兴衰更迭,豪杰圣贤没人能抗天命。
三代最后沦没于周赧王,七雄则被秦皇嬴政吞并。
又听说赤龙之子汉高祖,举着利剑进入咸阳京城。
汉朝气数已尽国家动乱,晋代北方民族割据纵横。
尧禹之道已经昏暗不明,昏庸残暴正在世上横行。
难道是当世缺少英雄吗?只因为天道竟助佑胡兵。
形势发展迅速哪里能说明白,老天醉了似的还没醒转。
孔子终于东归没于鲁国,老子则往西海高蹈遁隐。
天命运遇自古以来如此,孤独之人为何感叹悲鸣?
注释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组诗中的第十七首。传统说法认为这组诗是陈子昂年轻时期的作品,而近现代学者多认为它们不是一时一地之作,整个作品贯穿于诗人的一生,而作于后期的较多。各篇所咏之事各异,创作时间各不相同,应当是诗人在不断探索中有所体会遂加以纪录,积累而成的系列作品。
参考资料:完善
1、
王 岚.陈子昂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4:1-59
2、
宇文所安.初唐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148-180
简析
此诗以历史兴衰为背景,探讨个人命运与天命的关系,表达对天命的敬畏与无奈。通过朝代更迭、英雄兴衰的回顾,诗人观察到天命不可抗,时势造英雄;而后引用孔子归鲁、老子西隐典故,理解古代圣贤面对天命的选择。全诗展现出宏大的历史视野与深刻的哲理思考,诗人认为天命运遇自古已然,个体渺小,孤独之人无需为天命悲叹。
陈子昂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陈子昂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154篇诗文 ► 324条名句
天上谣
李贺〔唐代〕
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珮缨。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
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
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
望庐山瀑布二首
李白〔唐代〕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李白〔唐代〕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桃花 一作:桃李)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