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鱼捉獭
《中国古代民间故》〔近现代〕
魏明帝游洛水,水中有白獭数头,美净可怜,见人辄去。帝欲取之,终不可得。
侍中徐景山曰:“獭嗜鲻鱼,乃不避死。”画板作两生鲻鱼,悬置岸上,于是群獭竞逐,一时执得。
帝甚嘉之,曰:“闻卿能画,何以妙也?”答曰:“臣未尝执笔,然人之所作,可庶几耳。”帝曰:“是善用所长。”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魏明帝到洛书游玩,水中有好几只白獭,样子美丽安静令人喜欢,但它们看见人就马上离开。魏明帝想取得白獭,最终没有如愿。
侍者徐景山说:“白獭喜欢吃鲻,(为了吃)连死都不怕。”于是在画板上画了两只鲻鱼,悬挂在岸上。于是白獭竞相追逐,一下子可以抓住。
魏明帝赞叹不已,说:“早就听说你擅长画画,没想到(你的画技)这么神奇。”徐景山回答说:“我并没有在画画上下功夫。”魏明帝说:“这就是善于运用自己的专长。”
注释
可怜:令人喜欢。
辄:就。
嗜:特别爱好。
嘉:夸奖。
尝:曾
简析
此文以魏明帝游洛水欲捕白獭不得为引子,展现了侍中徐景山的智慧与才能。徐景山通过观察白獭的习性,巧妙利用画板作鲻鱼引诱白獭上岸,成功捕获。当魏明帝询问其画技何以如此精妙时,徐景山谦逊地回答自己并未亲自执笔,但了解他人画作之精妙,能借鉴并运用到实际中,魏明帝称赞其“善用所长”。这篇故事不仅体现了徐景山的聪明才智和应变能力,还强调了观察、学习与巧妙运用知识的重要性。
赠邬其山
鲁迅〔近现代〕
廿年居上海,每日见中华。
有病不求药,无聊才读书。
一阔脸就变,所砍头渐多。
忽而又下野,南无阿弥陀。
七律·到韶山
毛泽东〔近现代〕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越人溺鼠
《文言文启蒙读本》〔近现代〕
鼠好夜窃粟。越人置粟于盎,鼠恣啮,且呼群类入焉。月余,粟且尽,主人患之。人教以术,乃易粟以水,浮糠覆水上。是夜,鼠复来,复呼群次第入,不意咸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