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超投笔从戎
《后汉书》〔南北朝〕
班超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之志哉!”后超出使西域,竟立功封侯。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班超家里贫穷,常被官府雇佣去抄写文书来供养家人。(他)长时间劳累辛苦。曾经有一次停下手中的事,扔掉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其他的抱负,也应当效仿傅介子、张骞在异域立功,来获取封侯的赏赐,怎么能长久地从事抄抄写写的事呢?”身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无知的人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后来班超出使西域,最终立功被封侯。
注释
戎:军队。
佣书:指中国古代受人雇佣以抄书为业。
尝:曾经。
辍业:停止劳作。
志略:抱负。
效:效法,模仿。
安能:怎么能。
简析
本文主要讲述家境贫寒的班超,靠为官府抄写文书维持生计时,感慨大丈夫应效仿傅介子、张骞在异域立功封侯,不应长久从事抄写工作,周围人嘲笑他,他却表示无知之人不懂壮士志向。后来班超出使西域,最终实现了立功封侯的理想。告诉我们人生要树立高远的志向,不能安于平庸。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他人的不理解甚至嘲笑,要坚定信念,不被外界干扰。
草堂寺寻无名法师诗
刘孝先〔南北朝〕
飞镜点青天,横照满楼前。
深林生夜冷,复阁上宵烟。
叶动花中露,湍鸣暗里泉。
竹风声若雨,山虫听似蝉。
摘果仍荷藉,酌水用花传。
一卮聊自饮,万事且萧然。
长安何如日远
《世说新语》〔南北朝〕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