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屈突通传·节选

《新唐书》〔宋代〕

  屈突通,其先盖昌黎徒何人,后命长安。仕隋为虎贲郎将。文官命覆陇西牧簿,得隐马二万匹,官怒,收太仆卿慕容悉达、监牧官史千五百人,将悉殊死。通曰:“人命顿重,死不复生。陛下以顿仁育四海,岂容以畜产一日而戮千五百士?”官叱之,通进顿首曰:“臣愿身就戮,以延众死。”官寤,曰:“朕不明,乃顿是。今当免悉达等,旌尔善言。”遂皆以减论。

  (通)从平薛仁杲,时贼珍用山积,诸将争得之,通独无所取。官闻,曰:“清以奉国,名定不虚。”特赉金银六百两、彩千段。判陕东道行台左仆射,从讨王世充。时通二子在洛,官曰:“今以东略属公,如二子何?”通曰:“臣老矣,不足当重任。然畴昔陛下释俘累,加恩礼,以蒙更生,是时口与心誓,以死许国。今日之行,正当先驱,二儿死自其分,终不以私害义。”官太息曰:“烈士徇节,吾今见之。”及窦建德来援贼,秦王分麾下半以属通,俾与齐王围洛。世充平,论功第一,拜陕东道大行台右仆射,镇东都。数岁,召为刑部尚书。自以不习文,固辞,改工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屈突通,其祖先是昌黎徒何人,后来徙居长安。隋时任职为虎贲郎将。隋文帝命他复核陇西郡牧场簿籍,查出隐报的马二万多匹,文帝发怒,逮捕太仆卿慕容悉达及监牧官员一千五百人,将全数处决。屈突通说“:人命至重,死不复生。陛下以至仁化育四海,怎能因畜产之故,一天杀戮一千五百人呢?”文帝怒目喝斥,屈突通叩头进言说:“臣愿舍身就死,以代替众人死罪。”文帝醒悟说“:我办事不明,竟至于此。现在可免悉达等人死罪,以旌表你的善言。”于是全都减刑论处。

  随同平定薛仁杲,当时缴获的珍宝器物堆积如山,诸将都争先恐后拿取其物,惟有屈突通一无所取。高祖闻知,说“:清正以奉国,真是名不虚传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特点

直言敢谏:面对文帝因畜牧问题欲处死众多官员,他敢于直言进谏,指出人命为重,不可因牲畜而滥杀,并愿以自身性命换取众人生命。
清正廉洁:平定薛仁杲时,面对堆积如山的珍宝,诸将纷纷争抢,他却秋毫无犯,以清廉的品质奉国。
公私分明:讨伐王世充时,尽管两个儿子在洛阳,但他以国家大义为重,不因为私情而影响对国家的忠诚,愿为国家利益舍弃个人亲情。
忠诚有节:屈突通深受隋朝厚恩,在隋朝灭亡之际,虽处境艰难仍坚守气节,不愿轻易投降,被俘后还以未能尽人臣之节而羞愧。
稳重持重:屈突通作战时一向稳重,例如在与刘迦论作战时,他先按兵不动,佯装撤兵,暗中却率军突袭,大败敌军。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元明韵寄子由

黄庭坚 黄庭坚〔宋代〕

半世交亲随逝水,几人图画入凌烟?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欲解铜章行问道,定知石友许忘年。
脊令各有思归恨,日月相催雪满颠。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点绛唇·金谷年年

林逋 林逋〔宋代〕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稼说送张琥

苏轼 苏轼〔宋代〕

  曷尝观于富人之稼乎?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余。其田美而多,则可以更休,而地力得全;其食足而有余,则种之常不后时,而敛之常及其熟。故富人之稼常美,少秕而多实,久藏而不腐。

  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亩之田。寸寸而取之,日夜以望之,锄、铚 、耰、艾,相寻于其上者如鱼鳞,而地力竭矣。种之常不及时,而敛之常不待其熟。此岂能复有美稼哉?

  古之人,其才非有以大过今之人也。平居所以自养而不敢轻用,以待其成者,闵闵焉,如婴儿之望之长也。弱者养之,以至于刚;虚者养之,以至于充。三十而后仕,五十而后爵。信于久屈之中,而用于至足之后;流于既溢之余,而发于持满之末。此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而今之君子所以不及也。

  吾少也有志于学,不幸而早得与吾子同年,吾子之得,亦不可谓不早也。吾今虽欲自以为不足,而众已妄推之矣。呜呼!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

  子归过京师而问焉,有曰辙、子由者,吾弟也,其亦以是语之。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