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连环·柳
高观国〔宋代〕
露条烟叶。惹长亭旧恨,几番风月。爱细缕、先窣轻黄,渐拂水藏鸦,翠阴相接。纤软风流,眉黛浅、三眠初歇。奈年华又晚,萦绊游蜂,絮飞晴雪。
依依灞桥怨别。正千丝万绪,难禁愁绝。怅岁久、应长新条,念曾系花骢,屡停兰楫。弄影摇晴,恨闲损、春风时节。隔邮亭,故人望断,舞腰瘦怯。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带着露水的柳枝、柳叶,又勾起长亭边往日的离愁,它曾见证过多少回阴晴圆缺的时光啊。多喜爱它最初抽出的纤细枝条,先冒出淡淡的嫩黄,渐渐枝繁叶茂,能拂过水面、藏住乌鸦,一片翠绿的树荫连绵相接。柳枝纤细柔软,透着风流姿态,像女子浅淡的眉黛;它刚经过“三眠”,才停下生长的脚步。无奈时光渐晚,柳枝牵绊着往来的游蜂,柳絮像晴天里的白雪般漫天飘飞。
灞桥边的柳枝依依摇曳,满含离别的哀怨。此时柳丝如千丝万绪,让人实在禁受不住这极致的愁苦。惆怅岁月流逝已久,柳树该已长出新的枝条,想起从前这柳枝曾系过友人的骏马,也曾多次让载着离人的兰舟停下。柳枝在晴天里摇曳着影子,可惜在这该舒展生机
简析
这首词咏柳怀人,轻柔细腻。词的上片着意写柳。露条烟叶,翠阴相接。风流纤软,絮飞如雪;下片因柳怀人。灞桥依依,难禁愁绝。曾系花骢,屡停兰楫。春风时节,故人望断。全词委婉含蓄,情思悠长,描绘了一幅充满离愁别绪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词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远人的深切思念。
高观国
高观国,南宋词人。字宾王,号竹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详。生活于南宋中期,年代约与姜夔相近。与史达祖友善,常常相互唱和,词亦齐名,时称“高,史”。其成就虽不及史达祖,但也有值得重视之处。他善于创造名句警语,如“香心静,波心冷,琴心怨,客心惊”;“开遍西湖春意烂,算群花、正作江山梦”,都颇为后人传诵。从其作品中看不出有仕宦的痕迹,大约是一位以填词为业的吟社中人。为“南宋十杰”之一。有词集《竹屋痴语》。► 120篇诗文 ► 58条名句
沁园春·灵山齐庵赋
辛弃疾〔宋代〕
时筑偃湖未成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
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濛濛?
满江红·敲碎离愁
辛弃疾〔宋代〕
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但试将一纸寄来书,从头读。
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时足?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目。最苦是、立尽月黄昏,阑干曲。
卜算子·咏梅
陆游〔宋代〕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着 同:著)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