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史记·老子列传

司马迁 司马迁〔两汉〕

  老皆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之,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之。

  孔皆适周,将问礼于老皆。老皆曰:“皆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皆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骄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皆盛德容貌若愚。去皆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皆之身。吾所以告皆,若是而已。”孔皆去,谓弟皆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皆,其犹龙邪!”

  老皆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皆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皆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皆亦楚人之,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皆同时云。

  盖老皆百有六十馀岁,或言二百馀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之。

  自孔皆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皆,或曰非之,世莫知其然否。老皆,隐君皆之。

  老皆之皆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皆注,注皆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皆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

  世之学老皆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皆。“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老子,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是周朝掌管藏书室的史官。

  孔子到周都去,打算向老子请教礼的学问。老子说:“你所说的礼,那些倡导它的人和他们的尸骨都已经腐朽了,只有他们的言论还流传在世上。况且君子如果遇到合适的时机,就驾车做官施展抱负;如果没遇到合适的时机,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随遇而安。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会把珍贵的货物深藏起来,看起来好像一无所有;品德高尚的君子,外表看起来好像很愚钝。抛弃你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你故作姿态的神色和过分的追求,这些对你自身都没有好处。我能告诉你的,就这些罢了。” 孔子离开后,对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本文记述老子生平及学说影响,介绍其为周史官,主张隐匿无名、顺应自然。孔子访老子问礼,受其劝诫并赞其如龙。老子见周衰离去,应关令尹喜所请著五千言道德文章后隐居。文中提及老莱子、太史儋与老子的关联争议,及老子后裔情况,体现其学说与儒家的对立及 “无为而治” 的核心主张。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另说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74篇诗文 ► 5959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杂诗

王粲 王粲〔两汉〕

日暮游西园,冀写忧思情。
曲池扬素波,列树敷丹荣。
上有特栖鸟,怀春向我鸣。
褰衽欲从之,路险不得征。
徘徊不能去,伫立望尔形。
风飇扬尘起,白日忽已冥。
回身入空房,托梦通精诚。
人欲天不违,何惧不合并。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汉书·宣帝纪(节选)

班固 班固〔两汉〕

  二年春三月庚午,大司马大将军光薨。诏曰:“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宿卫孝武皇帝三十余年,辅孝昭皇帝十有余年,遭大难,躬秉义,率三公、诸侯、九卿、大夫定万世策,以安宗庙。天下蒸庶,咸以康宁,功德茂盛,朕甚嘉之。复其后世,畴其爵邑,世世毋有所与。功如萧相国。”

  夏四月,凤皇集鲁,群鸟从之。大赦天下。

  五月,光禄大夫平丘侯王迁有罪,下狱死。

  上始亲政事,又思报大将军功德,乃复使乐平侯山领尚书事,而令群臣得奏封事,以知下情。五日一听事,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以傅奏其言,考试功能。侍中尚书功劳当迁及有异善,厚加赏赐,至于子孙,终不改易。枢机周密,品式备具,上下相安,莫有苟且之意也。

  三年春三月,诏曰:“盖闻有功不赏,有罪不诛,虽唐、虞犹不能以化天下。今胶东相成劳来不怠,流民自占八万余口,治有异等,其秩成中二千石,赐爵关内侯。”

  又曰:“鳏、寡、孤、独、高年、贫困之民,朕所怜也。前下诏假公田,贷种、食。其加赐鳏、寡、孤、独、高年帛。二千石严教吏谨视遇,毋令失职。”

  令国郡国举贤良方正可亲民者。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七哀诗三首·其三

王粲 王粲〔两汉〕

边城使心悲,昔吾亲更之。
冰雪截肌肤,风飘无止期。
百里不见人,草木谁当迟。
登城望亭燧,翩翩飞戍旗。
行者不顾反,出门与家辞。
子弟多俘虏,哭泣无已时。
天下尽乐土,何为久留兹。
蓼虫不知辛,去来勿与谘。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