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相公挽歌词三首
白居易〔唐代〕
铭旌官重威仪盛,骑吹声繁卤簿长。
后魏帝孙唐宰相,六年七月葬咸阳。
墓门已闭笳箫去,唯有夫人哭不休。
苍苍露草咸阳垄,此是千秋第一秋。
送葬万人皆惨澹,反虞驷马亦悲鸣。
琴书剑珮谁收拾,三岁遗孤新学行。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铭旌彰显高官威严,礼仪庄重盛大;仪仗队乐声繁复,扈从队伍绵延不绝。
他是北魏皇帝的后裔,唐朝的宰相;于六年七月安葬在咸阳原野。
墓门已然紧闭,笙箫之音渐渐远去;唯有夫人肝肠寸断的恸哭声萦绕不散。
咸阳冢畔的野草凝结着苍茫露水,这是跨越千年的第一个寂寂秋日。
万余送葬者皆面覆悲容,返回时举行虞祭,驷马也发出哀鸣。
琴棋书画与佩剑玉饰由谁整理?三岁的孤儿正蹒跚学步,不知所措。
注释
铭旌:旧时竖在灵柩前标志死者官职和姓名的旗幡。多用绛帛粉书。也作明旌。
骑吹:指中国古代仪仗中骑马行进时演奏的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2990篇诗文 ► 1876条名句
月夜忆舍弟
杜甫〔唐代〕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边秋 一作:秋边)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