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邺都引

张说 张说〔唐代〕

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相驰逐。
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
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
城郭为墟人代改,但见西园明月在。
邺旁高冢多贵臣,蛾眉曼睩共灰尘。
试上铜台歌舞处,惟有秋风愁杀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你难道没有看见吗?魏武帝曹操初创基业、争夺帝位时,各路群雄怒目相对,互相追逐征战。
白天他率领壮士攻破坚固的军阵,夜晚则接待文人雅士,在华美的屋宇中吟诗作赋。
当年的邺都城邑在西山之南曲折环绕,漳河两岸的树木、村庄,无边无际。
如今城郭已成废墟,人事一代代更迭变换,只剩下西园的明月依旧高悬夜空。
邺城旁高高的坟冢里埋着许多昔日的权贵,当年那些眉如弯月、眼波流转的美人,也早已与灰尘同归。
试着登上当年铜雀台的歌舞之地,如今只有萧瑟的秋风吹过,让人愁绪满怀,悲痛难忍。

注释
邺都:曹操建都于邺城,在今河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张说一生历仕武后、中宗、睿宗、玄宗四朝,三度执掌大政,堪称叱咤风云的一代英豪。但是,他仕途坎坷,曾被流放一次,两次遭贬谪。这首诗就是公元713年(开元元年)被贬为相州刺史后所作。邺都,当时属相州所辖。张说纵观魏武帝曹操建功立业的雄壮历史和身后遭遇,联想自己被奸佞小人攻讦的现实,不禁感慨万千,写下《邺都引》这一千古绝唱。

  这首诗歌激情奔涌,慷慨悲壮,但诗情又紧和缅怀魏武的题旨,做到诗情恣肆而有节制,思想内蕴而易外传。

  诗分两层。前六句为第一层,主要是缅怀和描述曹操生前的非凡业绩,以寄托自己的凌云壮志。“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相驰逐”二句,为曹操生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张说在玄宗与韦后及太平公主的斗争中有定策之功,四十几岁就官居中书令,爵封燕国公,位极人臣。唐开元元年(713年)十二月,正当他踌躇满志之际,由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倾轧,突然失宠,贬为相州刺史。次年秋天他来到邺都遗址,凭吊创业于兹的魏武帝曹操,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诗词曲赋名作鉴赏大辞典:诗歌卷[M]. 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 1989.406-407.

简析

  《邺都引》是一首七言古诗。诗的前六句将昔日魏武之雄、邺都之盛发挥到极致;后六句描写今日邺都的凄凉景象。这首诗写曹操的英雄业绩及其豪贵生活的消逝,抒发诗人对建功立业的景慕和人世沧桑的感叹;诗中开阖动荡、气势恢宏,于悲凉中见慷慨,而非一味低徊伤感,诗人虽然受到打击,但并未失去对前途的信心。

张说

张说

张说(667年~730年) 唐代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字道济,一字说之。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县),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家洛阳。► 302篇诗文 ► 51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新嫁娘词

王建 王建〔唐代〕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王勃〔唐代〕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韦应物 韦应物〔唐代〕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