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忍饿
《东轩笔录》〔宋代〕
宋仁宗一日晨兴,语近臣曰:“昨夕因不寐而甚馁,思食烧羊。”侍臣曰:“何不降旨取索?”仁宗曰:“比闻禁中每有索取,外面遂以为例。诚恐自此逐夜宰杀,以备非时供应。则岁月之久,害物多矣。岂不可忍一夕之馁,而启无穷之杀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天早上,宋仁宗起床后,对身边的大臣说:“昨天晚上睡不着所以觉得肚子很饿,于是就特别想吃烧羊。”身边的近臣听到后说:“那皇上为什么不下命令去取几个来?”仁宗听后说道:“近来听说皇宫里只要索要一次,宫外的人便以此为例,天天要宰羊,以备我享用。我是真的担心如果这次我下命令索要了,你们以后就会连夜宰杀,来供应我的不时之需呢!那么时间一长,就要浪费许多人力物力啊!怎么能不克制一时的饥饿,从而开始无止境的杀戮呢?”
注释
兴:起身。
语:对……说,告诉。
寐:睡。
馁:饥饿。
旨:皇帝命令,诏书。
取索:即
简析
此文通过宋仁宗忍饥不索烧羊的小事,展现出明君克己恤民的政治品格。他夜半饥馁却拒绝降旨取食,因深知“禁中索取”会令民间形成惯例,他将个人口腹之欲与天下物命损耗相权衡,彰显“节用爱物”的治国理念。其言行既体现帝王对民生疾苦的体察,亦揭示“上行下效”的为政规律——统治者细微举动皆能牵动社会风气。
秋思
陆游〔宋代〕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砧杵 一作:衣杵)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
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
章良能〔宋代〕
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雨馀风软碎鸣禽。迟迟日,犹带一分阴。
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满庭芳·蜗角虚名
苏轼〔宋代〕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尽放我 一作:须放我)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